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牧局等6部门关于金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培养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典型。建立和培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典型,2008年示范典型达到12个,做到每个乡(镇)1个。示范典型要达到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联结紧密、发挥作用好的目标。
  2008-2012年,全市特色产业和大宗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较非社员增收的分年度任务分解如下:

  年  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  35%  40%  45%  50%  55%
  专业合作社建设(个)  10   15    20   23   25
  合作社社员增收(元)  150  250  300   350  400

  四、发展重点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和“农村专业大户自办、农村致富能人领办、农业龙头企业兴办、农村科技人才创办、农村同业人员联办”的思路,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农业种植、农村养殖、加工运输、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等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引领农民组建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合作组织的资金、人才和经营网点优势,加快产权改造步伐,吸引农民入社,将其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在工作中,要结合金昌实际,有的放矢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啤酒大麦、食用菌、红辣椒、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兴建一批以生产、制种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围绕麦芽、脱水蔬菜等龙头企业,兴建一批以加工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地消化我市各种农产品,促进我市农产品市场繁荣;三是兴建一批以仓储、加工、运销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引导农民成为按照加工业要求安排农业生产,实现在生产、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增值,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通过兴建和扶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进程。
  五、主要建设内容
  (一)加大宣传,强化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意义作用、成功典型和经验做法等,并通过示范、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普及相关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要加大培训力度,对各级管理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分期分批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合作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带头人”、“明白人”,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干事、有责任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培养一批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骨干队伍,并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