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增强践行社会责任的紧迫性和使命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勇当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表率,努力为金昌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依法经营,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金融机构应当模范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自律公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认真按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及其他政策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及时足额纳税,忠实履行合同,依法披露信息,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反洗钱、反商业贿赂和反腐败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二)诚实守信,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宣传和引导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尤其是代客理财、衍生产品及创新业务等,就其风险因素向消费者作出客观真实的说明并给予明确的提示。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及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和建议。完善客户保密制度,保守客户的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有效维护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互信。
(三)深化改革,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金融机构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大力推动业务流程的改造,不断优化发展战略,使其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四)积极创新,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要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引导培育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在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分析各经济主体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加大对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群、贫困大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和服务。
(五)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应身体力行,高度重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确保经营战略、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作为业务竞争手段。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停止和压缩对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落后、不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和鼓励客户增强社会责任。
(六)严格监管,维护辖区金融稳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合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员工教育和队伍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构筑风险内控防线,严密防范金融案件发生。建立健全金融应急机制和金融稳定运行监测评估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辖内金融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