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营造“经济社会和谐、金融服务优良、支持经济有力、良性互动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促进我市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和谐的现代文明城市发展。
总体目标:建立由市政府为主导,人行金昌市中心支行牵头,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的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从2008年开始,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把金昌市建设成为金融生态良好区域,以增强地方经济吸引外部资源的能力,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一是国家金融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辖区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相协调,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以信用征信、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得到完善,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企业信用水平显著提高,中介服务的市场公信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构建起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搭建起政府、银行、企业沟通平台,建立政、银、企合作协调机制,银企关系融洽;四是金融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执法效率明显提高,良好的市场秩序得到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五是金融机构信贷投入保持合理水平,为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紧紧围绕金昌市中长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坚持实施“工业强市、以工促农、以二带三、和谐共享”发展战略,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研究制订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产业政策、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征求金融部门的意见,对重大产业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科学性、效益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出台的区域产业政策与国家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相符合。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订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涉及金融业务事项的办事效率,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1.整合各类信用资源,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工商、税务、司法、环保、质监、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人行金昌市中心支行征集市辖企业、个人的非银行信用信息,将政府各职能部门产生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及时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为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供更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全面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