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2008年10月全省重点卫生工作情况的通报

  三、妇幼保健工作

  截止10月底,省卫生厅对全省1-9月的妇幼卫生主要指标进行了统计,主要指标统计报表汇总情况如下(略):

  从指标反映来看,较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各市州总体工作情况有所提高,有9个市州住院分娩率达到了85%以上,其中金昌市孕产妇死亡为零。但甘南、临夏、平凉、酒泉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偏高。今后,各市州卫生局要切实加强县、乡级产科人员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筛查服务水平、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妇幼卫生工作考核,建立和完善市县信息上报制度。对孕产妇死亡较高、住院分娩率偏低的县要查找、分析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促进措施。

  四、中医药工作

  今年以来,围绕中医工作重点,各地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组织实施了已经批准的国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新增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实施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县级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二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落实调整了中医药相关政策措施,住院的起付线降低了20%,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10%。三是在甘肃中医学院成立了省级社区中医药培训中心,举办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班。四是启动了第四批全国和全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共有62名指导老师带教124名徒弟。五是12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6个市级中医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六是启动了2008-2009年度中医药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评审确定了22项重点中医药科研项目。七是成功举办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甘肃省活动。八是确定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40项。大多数项目单位能够按期完成项目培训任务,省中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水市中医医院等项目执行较好,办学质量较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对中医药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把中医工作的支持只停留在一般的口头号召上,没有真正把中西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中医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市(州)、县没有专门的中医管理机构和人员,中医管理工作处于高位截瘫状态,对加快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是中医的经费投入仍然严重不足,中西医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四是优秀中医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五是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为此,今后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投入。省上拟成立省级中医药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各市州要设置相应中医药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领导,增加中医药专项补助经费,加大扶持力度。二是各地要申请人大常委会开展《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执法检查。三是各地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建立中医科,并配备煎药机、针灸、理疗、康复等中医药设备,达到“乡乡社社建中医科”目标。五是各地要积极申报,开展全省乡村名中医评选工作。六是要切实加强西医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各级各类西医综合医院要在门诊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在住院部设立中医病房,病床数原则上不少于医院总床位数的5%;并在西医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列为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西医综合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中医知识培训,动员、宣传各科室病人请中医会诊,看中医、吃中药,把西医科室使用中医药情况列入医院对科室的考核指标;探索医院根据中药的处方量、中医收入量奖励科室的办法。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西医人员晋升职称,在实践技能考试中增加中医药的内容。七是协调各级财政增加中医医院的床位补贴比例。八是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加大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