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分标准
验收采用评分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由6大项内容组成(评分标准见改革验收评分表)。
验收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总得分≥90分,且人员经费到位率达100%,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到位率达50%以上的为优秀;90分>总得分≥80分,且人员经费到位率达100%,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到位率达20%以上的为良好;80>总得分≥70分,且人员经费到位率达100%,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有政府及相关部门近2年内分步到位的承诺文件和实施计划的为合格;总得分<70分为不合格。
四、验收程序
验收分自评、验收和抽查验收三个阶段。
(一)自评
各县区政府、市属水管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验收评分标准逐项打分自评,填报《信阳市水管体制改革验收评分表》(附表1)“自评分”部分,并出具自评报告,上报市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验收。
(二)验收
市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县区政府及市属水管单位申请验收情况,组织市验收组及时对各县区、市属水管单位改革工作进行整体验收。验收组根据现场调查了解和验收申报证明材料,逐项打分验收,填写《信阳市水管体制改革验收评分表》“验收分”部分,出具验收报告。
(三)抽查验收
市水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县区对所属水管单位改革验收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随机抽查验收,抽查验收率应在40%以上。
五、验收方式
验收采取看、听、查、访、评(即看工程及其管理单位、听汇报、查资料、走访职工、综合评分定级)的方式进行,肯定成绩,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限期整改意见。
(一)验收组验收时首先要深入各县区,随机抽查水管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了解,然后召开验收会进行验收。
验收组现场调查应重点查看工程面貌、工程设施设备的保养运行状况、管理设施状况、管理的规范性、职工收入及职工生活情况等。
(二)召开验收会,参加验收会的验收组成员在认真听取县区、水管单位的汇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了解的情况,对照评分标准,查阅有关资料及原始证明材料,逐项进行考核评分。哪项内容没有证明材料,或证明材料不能证明该项内容完成情况的,不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