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任务
按照林木绿化率年均增加两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今后10年,全市要全面完成“三十”、“三百”、“三千”(简称“三三”)造林绿化任务。“三十”:即10个高标准生态景区建设、10个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保护、10万亩厂矿区绿化;“三百”:即100万亩荒山绿化、100万亩封山育林和100万亩平原林网建设;“三千”:即1000个村镇绿化、1000公里道路林带完善和新增1000公里通道绿化。将“三三”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从2009年起,全市年均完成营造林面积33万亩以上。
四、建设重点
根据我市造林绿化的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和主要任务,今后全市要着力抓好“身边增绿”、“山上治本”和“生态富民”三大工程。
(一)以城乡一体绿化为主要内容的“身边增绿”工程
通过工程的全面实施,使人口集中、工矿密集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1环城生态景区建设。今后10年,全市要重点抓好市区北部和西部环城绿化景区、平鲁区井坪生态园、山阴县广武生态旅游区和西山生态景区、应县龙首山生态景区、怀仁县金沙滩生态旅游景区和西山生态景区、右玉县小南山森林公园和杀虎口景区等十大生态景区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面积、完善设施、提高品位,力争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努力建成10个集生态防护、美化环境、人文景观和休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成为朔州市的十大“绿色明珠”。
2公路、铁路通道绿化。区域范围涉及全市所有的铁路、国道、省道、县(乡)道、高速公路、专用公路和河流,建设内容是:(1)在高速公路两侧各栽植10-15排的树木,营造20-30米的防护林带;在一二级公路两侧各栽植5-8排树木,营造5-10米的防护林带;其它等级公路两侧各栽植4排以上树木,营造5米以上的防护林带;铁路两侧按照铁道部门相关规定组织建设。(2)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公路、铁路、城市出入口,规划营造标准较高的防护林和景观林。(3)在主要干线公路出省口,规划营造带有标志性的成片公益林。标志性公益林建设沿路纵深不少于1000米,两旁辐射宽度不低于200米。
3城镇和乡村绿化。(1)城区绿化。老城区绿化要做到见缝插针,多点面地增加绿化面积。旧城改造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新开街道必须全部进行绿化。主干道、出口路、环路、水系两侧都要进行带状绿化。加强中心区公共绿地建设。通过拆迁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广种树木花草,提高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搞好城市公园改造建设,实行还绿于民。(2)村镇绿化。在平川区要以村镇绿化为中心,以乡村道路为网络,以农田林网为羽翼,大力营造防护林,提高平川区村庄绿化的效果;在山区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积极推广退耕还林、还草、还药等生态建设模式,或以山、河、沟、滩为背景,大力植树造林,着力建设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新农村;在旅游沿线村庄,要将村庄绿化和乡村景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走村庄景观化道路,使人们在旅游途中体验农村恬静的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在富裕起来的农村,要发挥村集体和驻地企业的经济优势,建立“以煤补林”、“以矿补林”等资源反哺政策机制,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努力建设色彩丰富、四季有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