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今后10年,我市造林绿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总体目标,按照“林木绿化率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的总体要求,以构建“1+6”生态循环圈为重点,以规模造林、综合治理为手段,以政府主导、社会造林为形式,以增加投入、强化管理为保证,大力实施“三大工程”(身边增绿、山上治本和生态富民工程),全面落实“三三任务”(“三十”、“三百”、“三千”造林绿化任务),努力构建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体系,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绿色宜居新型城市。
  (二)基本原则 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兼顾景区建设与产业开发。
  2、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合理整合生态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3、坚持规模造林原则。科学规划、分年实施、连片治理;栽大苗、建大片,做到栽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4、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营造,积极培育优质树种,合理营造混交林,切实提高造林质量。
  5、坚持造管并重原则。栽植与管护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时实施,共同推进。栽一片、成一片、巩固一片。
  6、坚持全民参与原则。调动全社会力量,挖掘各方面潜力,形成“政府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个人全民动手”的造林绿化新局面。
  (三)总体目标
  从2009年起,全市每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3万亩,林木绿化率年均增加两个百分点,到2018年达到40%以上。林木绿化面积由现在的333万亩,增加到640多万亩,力争实现翻一番。通过十年坚持不懈,基本建成“荒山覆于森林中,通道行于林荫中,城市隐于公园中,村庄遮于浓荫中,厂矿置于绿色中”的绿色宜居新朔州,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景色怡人、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城市之中,初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三、建设布局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布局
  结合我市实际,经过科学规划,确定全市造林绿化的建设布局为:以“1+6”生态循环圈为基本框架的绿色生态体系,即1个生态防护外循环生态体系和6个环城绿化内循环生态体系。具体为:以县区为基本单元(市区与朔城区为同一单元),在其中心城区外围建设6个具有相当规模、且能围拢闭合的环城绿色生态体系,从而形成6个环城绿化循环圈。在此基础上,将各循环圈拓展连接,延伸扩张,构建1个涉及六县区,覆盖全市山川、河流,具有整体防护功能,并可循环往复的绿色生态大循环圈。 “1+6” 生态循环圈的建立,可实现生态治理与景观建设的有机统一,使“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两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对优化生态治理格局,提高造林绿化整体效益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