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指导、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各市、县的发展水平和工作业绩, 2006年10月制订《“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工作方案》,并于2007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完善。为贯彻落实省关于考评工作方案精神,结合运城市实际,我市也于2006年相应地提出了实施意见,2007年进行了修订,2008年按照重点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参照晋政发〔2008〕34号文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考核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市、县两级指标体系构成。市级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共39项60个指标(见附件2);县级指标体系包括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共39项62个指标(见附件3);新的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重点,符合运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按照新的指标体系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对于指导推动全市加快科学发展,促使各级政府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生态建设上,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考核评价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科学导向原则。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推动科学发展观向实践转化。既要考核发展速度,更要考核发展质量;既要考核经济发展,更要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好”,但不忽视“快”、不弱化“快”。
(二)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充分考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工作条件上的差异,综合把握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等因素。既注重在过去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又注重同等条件下发生的实际变化;不仅考核总量和人均占有,更考核增量和升降幅度。
(三)坚持突出重点原则。立足于运城科学发展的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突出反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把工作重心引导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上来。
(四)坚持实用兼容原则。注重指标数据采集的可行性、运用的可比性、来源的客观性,使各项数据便于获得,易于测算,并具有实用性。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在保证省对市县两级考核的同时,满足地方考核的需要,重要指标做到不重不漏。
二、考核评价的组织领导
考核评价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统计调查任务重、难度大。为加强对考核评价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市人民政府专门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运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市考核评价领导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领导组办公室的具体职责是:负责组织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指导、督促、检查全市的考核评价工作,对市直各有关部门上报的考核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审核把关和质量监控,并统一进行数据处理,严格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计算考核评价结果,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考核评价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指定机构、明确专人负责。
三、考核评价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市考核评价的对象分两个层次,即市本级和13个县(市、区)。具体内容包括:
(一)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评价。综合反映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用于从全市总体上分析把握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距离。
(二)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和各县(市、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评价(采用县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大小和工作的努力程度。
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主要采用指数法,各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和各市、县(市、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评价主要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具体评价方法见附件4。
四、结果公布与表彰奖励
考核评价结果,以反映当年发展变化和工作努力程度的发展指数为依据进行排队,并报请市人民政府审定后,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中,由市政府统一进行表彰。
出现下列情形的县(市、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表彰资格:各县(市、区)在安全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任一个方面发生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表彰资格。安全发展方面,包括生产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社会安全、消防安全等。生产安全领域,发生重大安全伤亡事故的(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社会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发生重大事件的;节能降耗方面,未完成节能降耗年度目标的;环境保护方面,未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度减排任务的或环境质量较上年显著下降的(以“大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为依据)。以上三个方面分别由市安监局、市煤炭局、市公安局、市经委、市环保局等部门把关提出否决意见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一并审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