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方面的主要任务
1、狠抓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工作。依据每一年确定的节能目标,对各县(市、区)和全市112户重点节能企业实行严格考核。通过开展产学研活动对冶金、焦炭、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解决企业节能难题,实现节能380万吨标煤的目标。在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建立节能组织机构,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落实节能措施,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挖掘节能潜力,认真落实《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运政发〔2007〕6号)和《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运政发〔2007〕23号)两个文件关于“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分解指标。今后三年,高耗能行业要力争完成如下指标:
电力行业:火电厂平均供电煤耗由2007年的350克标煤/千瓦时降到320克标煤/千瓦时,每年降10克,实现年发电200亿度,节约60万吨标煤的目标。
电解铝行业:吨产品综合能耗由2007年的1907千克标煤下降到1750千克标煤,实现80万吨产能,节约12万吨标煤目标。
焦炭行业:吨产品综合能耗由2007年的159千克标煤下降到149千克标煤,实现1500万吨产能,节约15万吨标煤目标。
金属镁行业:吨产品综合能耗由2007年7500千克标煤下降到5600千克标煤,实现30万吨产能,节约108万吨标煤目标。
钢铁行业:吨产品综合能耗由2007年740千克标煤下降到590千克标煤,实现630万吨产能,节约90万吨标煤目标。
2、积极开展对标活动,促进清洁生产。在全市18户列入全国千家能耗企业和所有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对标活动。要以同行业的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的能耗指标为标杆,寻找差距和不足,采取相应措施,按照清洁生产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全面提升企业节能水平。
3、狠抓节能项目建设,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抓好在建的节能项目建设,力争尽快投产运行,达到预期节能效果。当前以银光镁业和宏富镁业为示范,对全市50家金属镁企业实施蓄热式还原炉改造工程,使金属镁行业的技术、工艺、设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由现在30万吨产能,年耗煤300万吨,达到改造后节约40%,节煤120万吨的目标。同时要着眼长远,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再新上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节能项目。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要求。
4、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在去年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钢铁、焦化、水泥、电力、铁合金、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大淘汰力度,到2010年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以五大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工业信息化和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低能耗产业比重,形成多元化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特色的节能型产业体系。
5、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认真执行国务院《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新建、改建民用建筑必须严格执行节能50%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到50万平方米。建设项目必须标明建筑节能指标及落实措施,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必须严格执行,执行率达100%;所有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验收制度,建筑节能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加大技术创新,推广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不断降低建筑能耗。
6、积极推动交通运输节能。优化交通网络、场站建设,调整运输结构。发展铁路运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节能型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用能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能。积极推广节油新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小排量、低油耗、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加速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汽车。
7、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1)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全市拟建新能源发电项目5个,总装机容量274MW。绛县江河金属硅公司2×25MW生物质发电项目和平陆的100MW风力发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核准。芮城县东盛科技公司的2×25MW、万荣的2×12MW和临猗的2×25MW生物质发电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建成,早日受益。
(2)积极实施甲醇燃料替代石油工程。全市目前已改造甲醇汽车800余辆,年使用甲醇5000吨,年可节约石油3000吨。今后两年改造甲醇汽车3000辆,年使用甲醇18000吨,替代石油1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