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和环城绿化管护检查情况的通报


  3、部门配合,强化督促。在实施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过程中,转变以往林业部门独家办林业的做法,全市形成了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办林业的新格局。方山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委督察室、县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林业局等部门参与,定期对各乡镇重点工程管理、管护进行督促通报。孝义市成立了由林业部门牵头,纪检、国土、公安、交警、法院、检察院多部门配合打击非法毁坏林木和侵占林地的联合执法组,进一步强化了林木林地管护的力度;各乡镇、街道办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16支、450余人的林业专业队,形成了市、乡、村三位一体,各部门密切联动的综合管护体系。

  4、落实资金,全面推进。各县(市、区)在造林绿化的同时,积极落实管护资金,全面推进管护工作。孝义市政府在实行大造林、大绿化的同时,实行造林与管护并重,把管护紧紧抓在手上,市政府每年用于林木林地的管护费达120余万元,乡村在管护的投入达250余万元,各级对管护经费的及时投入,有力的保障了管护工作的健康运行,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中阳县在工程区人员密集及牛群出入频繁的地段设置机械围栏、宣传牌,两年共投资120万元,设置围栏5万多米。交城县落实县级专项财政管护经费120余万元,保证了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柳林县每个乡镇雇佣5名专职护林员,全县雇佣75名护林员,每人年工资1万元,全部由县财政支付,真正做到了栽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一片。

  三、存在问题

  各县(市、区)在工程管护工作中,由于领导重视程度、资金到位、工程管理和管护措施落实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管护效果存在不平衡现象。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认识不到位,管护力度不够。部分县由于认识不到位,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护资金不到位,导致部分路段人畜毁坏严重。交口县孝石线高庙山段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管护措施,牲畜毁坏严重。石楼县由于没有足额落实通道绿化占地补偿费,为通道管护留下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巩固。兴县、岚县、文水等县,管护经费不能落实,管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监管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够。由于在工程实施中,跟踪监督不到位,管理松懈,个别县远距离调苗,树种选择不当,导致大面积死亡。兴县苛大线和忻黑线补植1.8万株速生杨,成活率在50-60%。文水县、汾阳市选用银杏树苗和河南国槐苗木作为补栽树种,由于苗木质量和树种选择不当,补栽苗木几乎全军覆没,严重影响吕梁境内高速通道绿化整体效果。部分县市在今夏连续干旱期间,未及时组织浇水,造成以柳树为主的苗木二次死亡。一些县市不及时松土锄草或在绿化带内种植高杆农作物,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与保存。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