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和环城绿化管护检查情况的通报
(吕政办发〔2008〕1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2006年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认真实施,造林绿化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认真落实管护措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根据市政府安排,市林业局近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区)近两年的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和环城绿化管护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检查核实,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通道绿化1676公里,植树483万株,其中:完成太军高速、大运高速绿化190公里,完成209、307等19条国道、省道绿化1243公里,完成沿黄旅游路等10条重点景区路绿化243公里。在出省口、出市口、县际交界处,高标准建设标志性景观林36处,绿化面积6400亩,成活率、保存率达到85%。完成交通沿线荒山绿化12.37万亩,环城绿化5.46万亩,合格率达到90%。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完善措施。为切实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落实管护措施放在重要位置,普遍出台了“林木林地管护办法”,使我市林木管护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方山县政府出台的《通道绿化工程管护养护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了工程建设、管理、管护工作的开展。孝义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毁坏林木和侵占林地的通告》,明确了乡镇、街道办的属地管理原则,制定了具体处罚办法,并规定对重大毁林毁地案件负有领导责任的乡镇分管领导、乡镇长追究党政纪责任。
2、责任明确,严格管护。为了真正使管护落到实处,确保管护效益,各县(市、区)对造林工程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县领导包片,成员单位负责人包乡镇,工程技术人员和护林员包地块,使林木管护工作任务到人,目标到人,责任到人。交城县在全县聘用了462名护林员,统筹合理安排林木管护工作,形成了集体统一管护与农户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护网络。中阳县在通道绿化、荒山绿化和环城绿化工程区,实行护林员定地块、定路段、定人头、定职责,县林政大队跟踪督查的管护办法,雇佣70名专职护林员对全县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看护,护林员工资与管护效果挂钩,做到了责任明确,管护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