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煤(岩)与瓦斯突出和水害防治、冲击地压(矿震)防治、和降温方案实施工程图等。
山 东 省 煤 矿
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投产验收标准及评定办法
每个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投产前,必须按照《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安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工作面验收结论,按具备生产条件和不具备生产条件两个档次进行评定。经现场检查验收合格的,批准其组织生产。经验收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达到要求,由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集团公司)复验,并向原验收部门提供书面报告,履行审批手续。
附件:山东省煤矿放顶煤开采工作面投产验收标准及评定办法
矿
工作面 验收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验收内容
| 标准和要求
| 验收办法
| 验收情况
| 验收
意见
|
一
| 相关资料
| 1.有批准的工作面方案设计
| 查地面资料
| | |
2.合格的工作面作业规程,有初次放顶专项措施和重大隐患治理的专项措施;开采易自燃、自燃煤层的工作面,必须编制专项防灭火措施
|
3.涉及到“三下”开采时,有完备的审批手续,严格落实审批意见
|
4.经评估有冲击地压危险时,有监测和解危的治理措施
|
二
| 生产系统
| | | | |
| 1)煤炭运输系统
| 1.煤炭运输系统和设备选型合理,设计与现场相符,设备安装符合要求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胶带输送机各项保护齐全(防滑、跑偏、堆煤、温度、烟雾、自动洒水等),动作可靠,现场具备试验手段
|
2)辅助运输系统
| 1. 轨道质量达到合格品,取消非标准道岔,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 运输设备完好,符合规定要求
|
3)供电系统
| 1.供电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合理,有供电系统图,并与现场相符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 供电设备安装符合安装规范要求
|
3.电气设备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设备必须有防爆合格证,防爆电气设备和小型电器防爆率达到100%
|
4)通风系统
| 1.采煤工作面应独立通风,其进、回风严禁经过采空区和冒顶区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无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
|
3.工作面风量、风速符合规定
|
4.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
5.无煤柱开采沿空送巷和沿空留巷时,应采取防止从巷道的两帮和顶部向采空区漏风的措施
|
6.采用专用排瓦斯巷时,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走向长度且不得留有盲巷,风流控制必须可靠
|
7.专用排瓦斯巷不得有积水、冒顶
|
8.上下出口畅通,有效通风断面不低于设计巷道断面的70%。
|
| 防治瓦斯
| 1.无瓦斯积聚。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应抽采瓦斯的要建立完善、可靠的瓦斯抽采系统
|
3.坚硬顶板应采取防止顶板大面积垮落造成采空区瓦斯突然涌出的措施
|
4.工作面设专职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
5.在工作面、回风流、回风隅角、带式输送机头、移动变电站、专用排瓦斯巷及其联络巷设瓦斯检查点,检查次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
| 综合防尘
| 1.工作面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水量、水压和水质满足要求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胶带运输巷防尘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
|
3.采煤机实行内外喷雾,液压支架和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
|
4.无煤尘堆积现象
|
5.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工作面进回风巷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
|
6.煤层应采取超前静压注水或煤壁高压注水等防尘措施,因特殊情况,不进行煤层注水的,须经过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
|
7.隔爆设施的安设地点、数量、水量符合规定要求
|
| 防灭火
| 1.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工作面应建立完善的防灭火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束管监测系统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有完善的消防管路系统并设置支管和阀门
|
3.开采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不得布置专用排瓦斯巷
|
5)排水系统
| 1. 疏排水设备、设施,以及排水管道安全可靠,综合排水能力不小于预计最大涌水量的1.5倍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 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排水设备采用双回路供电
|
6)安全监控系统
| 1.工作面设计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工作面回风隅角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专用排瓦斯巷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
|
3.监控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信号遥传等符合规定
|
7)通讯、照明系统
| 1.有与地面相通的通讯设施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工作面支架按规程规定设置照明灯
|
三
| 工作面设备
| |
| | |
| 1)液压支架、采煤机及“三机”设备
| 1.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等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工作面倾角在15°以上时,支架和采煤机必须有可靠的防滑装置
|
3. 工作面安设能发出停止和启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的信号装置,信号间距不超过15m,采煤机具有停止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行的闭锁装置
|
4.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过煤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
|
| 2)乳化液泵
| 5.乳化液泵达到设备完好标准,不少于1台备用,泵站出口压力符合规定
|
| | |
3)移动及固定电站
| 6.供电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
四
| 顶板管理
| 1.工作面及超前支护工艺,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有加强工作面端头支护的措施
|
3. 有矿压观测系统,压力监测仪表安装数量和位置符合规定
|
五
| 其他
| |
| | |
| 1)受重大矿井灾害威胁工作面
| 1.受水、火、瓦斯、煤尘、高温热害、冲击地压(矿震)威胁的工作面,具备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
| 查资料与现场
| | |
2)避灾
| 2.工作面避灾路线合理
|
验收
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