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鄂政督[2008]5号)
各市(州)、林区教育局、教育督导室,江汉油田教育集团: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鄂发[2008]10号)要求,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建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依据《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以及我省中小学体育工作实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制定了《湖北省普通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各地要根据《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督导检查要客观公正,重在自查整改,提高督导检查的实效性。要落实限期整改和问责奖惩等制度。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考核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
附件:湖北省普通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
二OO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附件:
湖北省普通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
(试 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体育评价制度。推动各地及普通中小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组织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措施。
各县(市、区)、各中小学要坚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自查,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做好本区域内自查工作,自查结果按要求上报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组织开展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的重点:一是县(市、区)政府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提供保障条件的情况;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加强管理、指导与评价,督促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三是各中小学落实国家体育教育教学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四是学校体育发展水平和学生体质发展情况。
三、建立制度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建立全省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制度。从2008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各地要建立相关制度,开展好专项督导检查,保证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落实,推进我省学校体育工作上新台阶。
四、结果运用
实行督导结果公布、限期整改和问责奖惩制度。督导结果作为考核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每两年开展一次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评选活动,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不落实国家和省的政策、学校体育工作不符合要求、按期整改不到位的,在全省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几点说明
(一)本方案共含三个附件。附件一主要是对各县(市、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附件二是对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情况的调查;附件三是对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
(二)本方案采用的指标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省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民办中小学校)。
(三)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积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所属中小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
附件:1、湖北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县市)
2、湖北省中小学体育工作情况抽查表(学校)
3、湖北省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抽查表(学校)
附件1: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县市)
____________县(市、区) 制表人: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_日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计算公式
| 评估要求
| 评估结果
|
A1教育管理
| B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情况
| C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是/否
| 查阅定期研究体育工作的会议纪要。
|
|
B2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C2制定加强本地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 是/否
| 查阅相关文件。
|
|
B3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 C3体育课开足率
| 实际开设的体育课时数/国家规定应开设的体育课时数
| 通过访谈、查阅文件资料认定。
|
|
C4一小时课外活动落实率
| 实际组织开展的一小时课外活动次数/国家规定应组织开展的一小时课外活动次数
| 通过访谈与实地查看认定。
|
|
C5大课间活动落实率
| 大课间活动安排次数/教学天数
| 通过访谈、调查等认定。
|
|
C6寄宿制学校建立每天做早操和眼保健操制度
| 是/否
| 通过访谈、抽查认定。
|
|
C7建立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
| 是/否
| 查阅相关资料。
|
|
C8定期进行巡查
| 是/否
| 查阅相关记录。
|
|
B4建立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
| C9建立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
| 是/否
| 查阅相关记录。
|
|
C10运动会召开率
| 年度召开运动会次数/2
| 通过访谈、查阅资料认定。
|
|
A2条件保障
A2条件保障
| B5体育、卫生师资配备与培训
| C11体育教师配备率
| 实际体育教师数/应配体育教师数
|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
|
|
C12体育教师接受体育教学岗位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比例
| 接受体育教学岗位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教师数/体育教师总数
| 通过与体育教师座谈认定。
|
|
C13寄宿制学校及600人以上非寄宿制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率
| 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寄宿制学校数/寄宿制学校总数
| 专职卫生专业人员指: 专职校医。
|
|
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非寄宿制学校数/非寄宿制学校总数
|
C14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率
| 定期接受学校卫生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卫生保建人员数/卫生保建人员总数
| 卫生保健人员指:校医及专(兼)职保健人员。与卫生保健人员座谈认定。
|
|
B6体育卫生设施设备
| C15体育场地达标率
| 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对体育场地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通过实地查看认定。
|
|
C16体育器材达标率
| 农村体育器材达到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对体育器材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通过实地查看认定。
|
|
城市体育器材达到率=达到教育部《中学/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通过实地查看认定。
|
|
C17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达标率
| 教室采光照明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通过实地查看认定。
|
|
C18学校教室课桌椅配备达标率
| 课桌椅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通过实地查看认定。
|
|
C19学校食堂领取卫生许可证领取率
| 领取卫生许可证的食堂数/现有食堂总数
| 通过查阅相关证件认定。
|
|
C20学校安全饮水达标率
| 提供安全饮水学校数/学校总数
| 校园自备水源每年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
|
C21学校厕所达标率
| 厕所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
|
B7公共体育卫生服务
| C22学生体检率
| 当年参加体检的小学生数/当年小学生总数
| 指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对学生进行的体检。
|
|
当年参加体检的初中学生数/当年初中学生总数
| 指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对学生进行的体检。
|
|
当年参加体检的高中学生数/当年高中学生总数
|
|
|
C23购买校方责任险的学校比例
| 购买校方责任险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
|
C24向学校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比例
| 当年接受公共卫生服务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指卫生部门向学校提供饮用水消毒与检测、预防保健等服务。
|
|
C25接受食品卫生监督与服务的学校比例
| 当年接受食品卫生监督与服务的学校数/学校总数
| 指卫生部门的监督与服务。
|
|
C26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
| 免费开放率=免费开放数/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总数
|
|
|
优惠开放率=优惠开放数/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总数
|
|
|
A3评价机制
| B8升学体育考试机制建立情况
| C27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 是/否
|
|
|
C28中考体育分占中考总分的比重
| 体育考试分/中考成绩总分
|
|
|
B9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 C29建立市(州)、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
| 是/否
|
|
|
C30学生视力状况监测率
| 年度进行学生视力监测次数/4
|
|
|
B10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 C31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率
| 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新生数/新生总数
| 指小学入学新生。
|
|
A4体质状况
| B11体质健康水平与发展变化状况
| C32实施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 是/否
|
|
|
C3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 当年测试及格学生数/学生总数
|
|
|
当年测试良好学生数/学生总数
|
|
|
当年测试优秀学生数/学生总数
|
|
|
C34视力不良率
| 当年视力不良小学学生数/小学学生总数
|
|
|
当年视力不良初中学生数/初中学生总数
|
|
|
当年视力不良高中学生数/高中学生总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