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四)统筹安排,保障投入。各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抽调本部门有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并聘请有关专家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切实把专项整治检查工作人员配足配强。对检查工作所需车辆、电脑及其他设备要配足配齐,对所需资金要认真核算确保到位,保障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市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整治检查工作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列支,各县(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所需经费也要由本级财政列支。
  (五)严格要求,勤政廉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专项整治有关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严格细化廉政纪律,健全廉政监督机制。各级专项整治工作所需费用由本级财政列支,不得向基层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摊派。在专项整治中,各级检查工作人员不得收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礼金、礼券和礼物等,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搞好总结,及时上报。市专项整治领导组要加强对各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组的领导,及时掌握各个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各行业专项整治领导组要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本行业专项整治情况汇总上报市政府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专项整治结束后10日内,市各行业专项整治领导组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总结,并及时上报。
  附件: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举报受理工作方案

  二OO九年一月十二日

  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举报受理工作方案

  为使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消除滋生隐患的根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新闻媒体及时发现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和问题,制定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受理工作方案。
  一、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大同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完善群众举报受理工作机制,明确举报受理负责人,确定举报受理机构和人员,制定举报受理工作程序和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向社会公布,保证24小时有人受理。同时要建立受理举报监督机制,各级、各部门将本地、本部门的举报情况和处理情况定期向上级政府和部门报告,市专项整治领导组办公室按时上报省政府专项整治领导组。
  二、市各行业专项整治领导组要明确举报受理负责人,确定举报受理机构和人员,制定举报受理工作程序,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向社会公布,保证24小时有人受理。各行业专项整治检查工作组每到一处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受理举报案件,并要在当地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公布专项整治检查的目的、时间和工作内容等,欢迎群众举报。
  三、县(区)政府要将普查摸底情况,按关闭取缔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和证照齐全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三类情况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四、各级、各部门接到有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已发生的事故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举报后,应登记编号,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核查处理;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的,移送同级有关部门处理;应由上级部门或者下级部门处理的,应当及时移交上级部门或者批转下级部门。移送、移交、批转的举报材料要严格办理交接手续。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