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新农合管理,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
3、如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确保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4、如何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如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如何依法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7、如何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进一步优化卫生发展环境
1、如何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卫生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努力建设学习型、和谐型、效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六型”机关。认真开展行政权力廉政风险预防“回头看”工作,重点查看预防规则的应用和A级风险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情况,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按照《
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尽快实现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审批、网上监督。进一步强化机关内网建设,促进机关工作提速、提质、改善作风。
2、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对院务公开和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督导力度,做到思想认识、工作落实、体制机制建设、督导检查“四到位”,努力以公开促管理、以公开促服务、以公开促廉洁、以公开促和谐、以公开促发展。
3、如何营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和执行政策既要认真履行职责又要增强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拓展政策空间。完善政策的协调沟通机制,保证政策的相互配套和动态协调,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建立健全政策征询和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正政策,确保落实到位。
4、如何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增强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意识,建立健全卫生行业信用体系,提高履约践诺的信用水准。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和和谐卫生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