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孕育康乐全程服务工程的通知

  市教育局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上的学校,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性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开设青春期心理咨询课。
  市残联
  以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导向,动员和组织协调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方便、实用、有效的康复服务,为他们减轻功能障碍、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有利条件。以“康复大课堂”为载体,举办各类康复知识讲座,向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普及康复知识,树立康复理念。通过新生儿访视网络,社区卫生的随报网络和残疾人康复的随报网络,掌握新生残疾儿发生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及时干预。
  市科技局
  将“孕育康乐全程服务”项目纳入科技项目规划,指导协助人口计生委推进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促进项目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市建委
  配合市生殖健康知识讲师团在建筑工地组织流动人口参与生殖健康知识讲座,学习和掌握生殖健康科普知识。
  市科协
  在科普宣传活动中纳入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通过科普宣传展板、科普宣传材料、报告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团市委
  加强对未婚青年的婚前教育,积极配合人口计生部门、民政部门、卫生系统有关部门工作。大力宣传和鼓励婚前医学检查。通过团组织的活动,适时向团员青年、流动人口等宣传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及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开办大讲堂、开展婚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指导直属团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将优生优育观念渗透到全市各系统、各行业、各部门的青年人之中。
  市妇联
  采取多种形式对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对育龄妇女宣传普及相关健康知识。
  市计生协会
  发挥协会组织作用,组织发动协会会员,为服务人群提供宣传服务。
  各区政府
  青春期--组织社会青年和流动人口进行青春健康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
  婚前期--配合有关部门对15岁至结婚之前的人群进行宣传品的发放,性与性行为的宣传教育,免费婚检的宣传,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孕前期--负责婚姻登记信息的反馈,对新婚人群进行信息引导服务,传阅流动宣传包,发放“优孕通”卡,组织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参加“孕育康乐园”,完成课前课后问卷,建立和录入“孕前信息档案”。
  孕早期--在发放生育服务证的同时发放“早孕须知”,督促建立母子保健健康档案,每月和社区保健科大夫核对孕情、出生、参加“孕育康乐园”数据信息。
  孕中期--督促怀孕20周年轻夫妇到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筛查出生缺陷的关键时期)。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