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农业局关于切实加强小麦冬前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发)局:
今年秋种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麦田基础较好。2008年11月11日,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小麦冬前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农发电〔2008〕80号),要求各地抓住小麦越冬前的关键时机,组织科技人员,切实搞好苗情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制定分类管理技术方案,因地制宜抓好小麦冬前管理工作。主要应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田间管理
当前我市小麦苗情较为复杂,既有壮苗、又有部分弱苗和旺苗。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苗情实际,在管理上要以促弱控旺转壮、保证安全越冬为主要目标,做好各类麦田管理工作。
一是对于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的地块,要及时搞好查苗补苗,补苗可于小麦三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栽后浇水,提高成活率。
二是对于晚播弱苗麦田,可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及早浇水,并结合浇水亩追10公斤左右尿素,以促进生长,促弱转壮。
三是对于吊根苗、旺长苗、群体过大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的地块,要进行冬前镇压,压碎坷垃,密封土壤裂缝,抑制小麦地上部生长,提墒保墒。
四是对于播种偏早的旺长麦田,要做好化学调控,尽早叶面喷施“壮丰安”等化学调节剂,以延缓麦苗生长,控旺转壮。一般亩用量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7-10天。
五是浇好越冬水,做到春旱早防。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防止小麦受冻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冬水春用,春旱早防打下基础,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都要浇好越冬水,但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浇越冬水的时间一般是于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立冬至小雪)时为好。浇后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另外对各类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雨、雪后及时划锄,保墒增温。
二、搞好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各县(市)区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做好小麦苗期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特别要做好小麦条锈病、地下害虫、纹枯病等监测。要根据麦田发病情况,及时开展防治,以压低越冬菌源基数,减轻来年春季病害发生程度。要大力推广麦田化学除草技术,科学选用除草剂,严格掌握化学除草的最佳时间。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控制麦田草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采用5.8%麦喜乳油每亩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毫升;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使它隆乳油对包括泽漆在内的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对猪殃殃有特效,世玛乳油对雀麦、节节麦等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同时要做好对小麦红蜘蛛、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麦蚜、灰飞虱,纹枯病、全蚀病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