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及相应的支出全部编入部门预算,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制度规定,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预算单位各项资金,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优化结构,保障重点。按照零基预算要求,基本支出要以定员、定额为基础进行编制。项目支出要以保证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及促进事业发展和履行公共需要为目标,整合同类项目,要有保有压,集中财力办大事。
4.勤俭节约,注重绩效。按照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禁铺张浪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追踪问效,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工作重点
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是整个财政预算管理的第一个环节,要充分发挥部门预算在整个财政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编制2009年部门预算时,要注重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注重改进编制方法,注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注重控制行政运行成本和防止铺张浪费,提升部门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一)加强项目支出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以项目支出管理为核心,对项目支出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是严格把关,有保有压,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将项目申报规模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二是认真做好预算申报项目的立项、论证、审核、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库建设。三是做好年初项目支出预算的细化,项目支出预算要从最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原则上上级预算单位不得代编下级单位预算。四是抓好项目支出预算的执行管理,加强对项目调整、申请计划、额度下达、支付清算等环节控制,合理安排预算执行进度。五是严格预算调整,除市委、市政府临时批办的特殊事项外,预算执行中申请追加项目原则上必须是项目库中当年申报而未安排的项目。六是清理整合同类项目,努力优化项目支出结构,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推进按经济分类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试点。
(二)做好重点支出绩效考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2008年绩效考评试点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扩大绩效考评试点范围,进一步规范绩效考评的程序。各预算单位要发挥在绩效考评试点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进行绩效考评试点,提出绩效考评试点项目,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法,从预算编制、指标调整、申请计划、额度下达、支付清算等环节对项目支出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要积极研究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机制,将绩效考评结果与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与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机制,推进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在绩效考评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跟踪问效制度,选择一些关系民生的重点支出项目,对其绩效考评过程和考评结果进行跟踪问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产品质量。同时,逐步研究建立绩效考评公示制度,对项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部门内部公示。
(三)严格控制结转规模,统筹安排结余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