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贷款贴息资金1425万元。通过市州级金融部门推荐,由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审核后,重点用于牛羊养殖、草产品、肉奶产品为主的龙头加工企业贷款贴息。
六、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严格项目申报程序,明确项目执行主体。建设项目按省上总体思路和规划,由县级申报,市级筛选,省级审核立项。省上确定的产业大县建设项目由县上直接向省上申报。项目建设资金由省级统一整合后,直接捆绑下达县级财政。项目由县级农牧部门统一负责实施,省农牧厅负责监管。补助规模相对较大的建设项目,由牵头部门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论证确定。各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二)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管理要体现责权利统一,项目安排要坚持公开、公正、公示的原则。省级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所确定的各类补助项目,按照《甘肃省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纳入“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特设专户”统一管理,严格依据资金用途直接支付给企业或项目单位,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规范。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管理方式下达拨付资金,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省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资金的,应责令其整改,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项目建成后,项目所在县市区发改、财政、农牧、扶贫等部门要对项目进行及时验收。省、市州发改、财政、农牧、扶贫、统计等部门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抽查。
(四)创新机制,加强项目运行监测。各市州、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健全国库直接支付、县级财政报账等管理机制,积极配合做好省级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审计、稽查工作,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充分发挥银行信贷机构的投融资作用,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通过贴息、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担保服务机构,开展对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贷款担保,激活担保公司筹资机制,力争使省级投资放大增量,切实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省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对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的跟踪反馈机制,通过监督检查和中介机构评审等途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评。
附件:1、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名单
2、全省肉羊产业强县大县名单
附件1:
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名单
地 区
| 牛存栏
(万头)
| 排序
| 牛出栏
(万头)
| 排序
| 备注
|
全省总量
| 452.67
|
| 152.31
|
|
|
肉牛产业大县
| 214.15
|
| 80.53
|
|
|
玛曲县
| 40.7l
| 1
| 9.13
| 1
|
|
凉州区
| 26.45
| 2
| 8.70
| 2
|
|
甘州区
| 20.45
| 3
| 7.34
| 5
|
|
夏河县
| 19.11
| 4
| 4.56
| 8
|
|
宁 县
| 13.60
| 6
| 4.45
| 9
|
|
崆峒区
| 10.86
| 8
| 8.53
| 3
|
|
灵台县
| 10.86
| 9
| 7.53
| 4
|
|
肃州区
| 10.30
| 10
| 5.64
| 7
|
|
泾川县
| 10.00
| 12
| 6.15
| 6
|
|
张家川县
| 9.67
| 13
| 2.95
| 18
|
|
临泽县
| 9.02
| 15
| 2.40
| 23
|
|
岷 县
| 8.58
| 16
| 1.65
| 32
|
|
清水县
| 7.31
| 19
| 3.20
| 13
|
|
礼 县
| 6.75
| 22
| 2.45
| 22
|
|
徽 县
| 5.39
| 29
| 3.09
| 14
|
|
康乐县
| 5.09
| 32
| 2.76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