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加工制造业标准化方面
紧紧围绕“5513”工程和我市五大优势产业群,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达85%以上;所有县(市、区)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8%以上。全市大中型企业完成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0家以上;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30项以上,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或省级相应的标准化组织5个;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实现有效突破。
(二)在农业标准化方面
开展以“六新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促进聊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多元化发展为目标,到2012年,全市优势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出口农产品安全指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100%;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0个以上,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制修订省级农业标准50项以上,制修订农业地方规范100项以上;新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80个。
(三)在服务标准化方面
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特色品牌,把生态型城市建设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到2012年,全市旅游、商贸、饮食住宿、交通运输、物流、社区、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80%以上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参与制定服务业省地方标准10项以上;建立各类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30个以上;加强对服务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在全市培训100名熟悉服务标准化人员。
(四)在循环经济标准化方面
在全市50家重点耗能企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加大节能标准的实施力度。到2012年使我市重点用能企业100%按节能标准组织生产,参与制定省节能地方标准6项以上;80%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节能标准体系;积极争取建立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
(五)在信息标准化方面
初步建立全市比较完整的标准信息查询平台和WTO/TBT预警服务出口企业数据库,服务范围覆盖我市90%的重点产业和行业,服务网员企业1000家。
(六)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全面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建立涵盖我市能源、化工、农业、食品、纺织、机械等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专家库,企业标准化检查员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加强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农业标准化技术人员。
四、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