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聊政发〔2008〕16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山东省十一五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实际,现就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标准化战略是解决产品标准水平低、企业标准意识差、品牌技术含量少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形势下,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用标准保护和发展特色产业、用标准化手段优化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建设生态文明聊城,实现三农稳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努力提高标准总体水平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促进我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原则。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2.市场引导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密切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3.企业主体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提高标准的市场适用性,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转化为标准。
4.国际接轨原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努力将我市优势技术提升为国际标准。
三、工作目标(2008-2012年)
总体目标:到2012年,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模式;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标准化运行机制;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标准体系;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信息化、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初步建立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将我市建设成为标准化意识强、发展环境好、标准研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支撑服务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充足、生态文明、特点显著的标准化强市。
具体目标(2008-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