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

  (二)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今后5年,各级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20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改善与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品牌。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灵活运用资本运营手段,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大型龙头企业集团,进而打造龙头企业“联合舰队”。支持个体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私营企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和知名专家、优秀人才参与我市农业企业发展。健全财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放债券。龙头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建立健全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每年监测一次,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每两年监测一次,经监测考核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三)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完善农产品质量技术推广实施体系建设,逐步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转移到“三品”生产的技术推广上来,推进农业技术服务实体、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利用各种形式在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推广。建立健全以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实施主体,政府及有关部门发挥组织协调监督作用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对农业标准化的管理办法、财政扶持政策,建立政策扶持农业标准化的长效机制,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加快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建设使用市农业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建设和完善县(市区)质量检验监测站点;提高监测、抽检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的监测力度,搞好农业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投入品和不合格农产品。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及标准化示范区,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产品增加100个。
  (四)推进农产品营销市场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健全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鼓励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购销大户和流通经纪人等从事农产品流通。鼓励城市各类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市场配送农产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到境外投资经营,带动农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健全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邮政物流、基层供销社、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和运销专业户等中介组织作用,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主体。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10家规模较大、销售能力较强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农民流通队伍今年要发展到10万人以上,并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逐年壮大。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逐步建立联通全市、辐射全省、全国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