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2008年三季度商务运行情况通报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2008年三季度商务运行情况通报
(川商规〔2008〕130号)


各市(州)商务局:

  今年前3季度,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省商务系统努力克服国内外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商务工作特别是对外经贸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创造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外经贸指标全面超过去年全年总额。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对外贸易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创历史新高。今年前3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158.9亿美元,同比增长56.8%。其中,出口92亿美元,同比增长53.5%,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100亿美元的92%,超过目标进度17个百分点。进口达到66.9亿美元,同比增长61.5%。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创历史新高。一是外贸出口增速高开后逐季走高,进口增速高开后逐季回落。今年1、2、3季度我省出口增速分别为44.5%、45.7%和53.5%;进口增速分别为83.2%、74.9%和61.5%。受进口增速逐季回落影响,全省进出口增速也呈逐季回落走势,分别为59.7%、57.1%和56.8%;二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9月全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为44.3和19亿美元,增幅分别比全省出口平均增幅高出23.3和17.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21.75亿美元,增长74.8%,高出全省出口平均增幅21.3个百分点,领域从过去的电子等智能型产品拓展到重大装备类、纺织、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出口队伍不断壮大。1-9月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526家,净增258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2067家,净增249家,其中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3家,净增6家。外经公司带动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5%,成为拉动我省出口快速增长的一支主要力量。四是市州发展态势良好。1-9月,全省17个市州出口保持增长,其中10个市州出口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德阳、攀枝花、巴中、雅安、甘孜增幅超过90%。攀枝花、巴中、雅安已提前完成考核目标,成都、德阳、绵阳、乐山、泸州、广元、广安等11个市州达到或超过目标进度。
  (二)外商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今年前3季度,全省外商投资合同额47.8亿美元,同比增长77.8%;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倍,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20.4亿美元的130.4%;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外商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一是项目平均规模上升。1-9月虽然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为263家,同比下降21%,但新批项目的合同外资平均规模为972.5万美元,同比增长达90.2%;二是外资增资势头良好。1-9月共审批外商投资增减资项目193个,其中增资项目(含中方转外方转股项目)162个,实现合同净增资21.93亿美元,同比上升128.2%,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的46.2%,比去年同期上升10.1个百分点;三是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利用外资成倍增长。1-9月,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服务行业吸收外资成倍增长,但房地产业由于去年拿到土地的企业必须完成土地手续,所以到位速度较快,仍是外商投资到位额最高的行业;四是市州外资工作稳步推进。1-9月,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有16个市州同比上升,成都、攀枝花、眉山、雅安、资阳、宜宾、广安、甘孜、阿坝、凉山等10个市州均同比增长100%以上。成都、攀枝花、遂宁、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甘孜、阿坝、凉山等14个市州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外商投资合同额有12个市州合同外资同比上升,攀枝花、泸州、达州、雅安、巴中、甘孜等6个市州的增幅均超过100%。
  (三)外经合作继续快速发展。今年前3季度,全省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完成营业额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64.9%,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实现新的突破,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15亿美元的111.6%;外派劳务2.57万人次,增长10.5%,完成目标任务的95%;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3家,同比增加3家。一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实现了灾后的恢复性增长。7、8月份相继签约大中型项目合同中,四川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水电七局等6家企业新签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二是项目大型化趋势日趋明显。新签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达到15个,其中合同额超过2亿美元的项目有6个;三是外派劳务结构逐步优化。外派劳务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明显增多,达4803人,是去年同期的1.5倍。建筑技工、机械加工、电子装配等需要一定技能的外派劳务人员已经达到6713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四是市州全面超过目标进度。全省14个有外经营业额考核目标的市全面超过目标进度,其中成都、自贡、泸州、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达州9个市已提前完成全年考核目标。18个有外派劳务考核目标的市中有17个市达到或超过目标进度,其中成都、南充、广安、绵阳、内江5市提前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四)国内贸易增幅与全国平均增幅差距逐月缩小。今年前3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5.6亿元,同比增长19.5%,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的74.6%,基本达到目标进度。受“5.12”大地震影响,我省主要震区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外来旅游人数锐减,5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仅为11.8%,比全国低9.8个百分点。随着灾区商业网点和消费者信心的逐步恢复,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全国平均增幅的差距逐月缩小,6、7、8、9月分别比全国低5.5、 3.5、 1.5和 1.3个百分点,但1-9月增幅与全国相比仍有2.5个百分点的差距。一是地震重灾区市场消费回升较快。8月份,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由5月份的8.8%回升到22.7%,高于全省当月增幅1个百分点; 广元市由下降10.5%回升到增长17.5%,绵阳市由下降23.4%回升到增长11.1%,德阳市降幅由18.7%回升到7.4%,阿坝州降幅由48.4%回升到43.3%;二是餐饮业恢复发展。1-9月实现销售额646.2亿元,同比增长21.5%,高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实现销售额226.2亿元,同比增长24.1%,比5月高出22个百分点;三是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运行基本平稳。9月以来,全省成品油市场价格稳定,煤炭和水泥市场价格略有上涨,化肥市场平稳运行,钢材市场价格继续小幅回落,目前市场趋于稳定。四是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工作开始启动。截止9月底,灾区已竣工开业的商业网点设施恢复重建项目37个,完成投资9988万元;已开工项目104个,计划总投资543643万元,已完成投资97074万元。两项合计项目数141个,已完成投资107062万元,分别占规划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13.73%、4.86%。五是市州目标进度好于上半年。受地震影响,上半年全省21个市州中只有10个市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三季度,有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遂宁、内江、南充、眉山、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凉山等14个市州达到或超过目标进度。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