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五市三区为主体,制订农村电影放映计划。五市三区(崂山、黄岛、城阳,下同)要根据所辖村庄的数量,指定专门机构,合理安排放映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区市每年第四季度将下一年度的放映计划报市文化局、市财政局备案。
(二)壮大农村电影放映队伍,确保完成放映任务。为保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有效实施,五市三区要积极建设专兼职结合,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制放映联合体等多元结构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鼓励个体放映队“带机入伙”参加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放映活动。要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作用,把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设纳入其中。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农村电影放映队伍,保证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立市、区市政府和社会多渠道投入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按照全省的统一要求,设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专项补贴资金,农村公益电影每场补贴200元,主要包括影片购买(含数字电影版权)、放映交通运输、放映人员劳务和数字放映设备折旧费用。所需资金由市和区市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市对即墨、胶南、胶州三市补助50%,对平度、莱西两市补助60%。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由区级财政自行负担,年底根据放映完成情况,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适当给予奖励性补助。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要以区市政府为主导,以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
四、建立农村电影工作保障机制
(一)建立影片供应保障机制。市文化主管部门要按照区市制定的电影放映计划和实际放映需求积极筹备片源,统筹调度,切实保障放映需要。要把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科教片作为放映主体,电影拷贝实行统一订购、统一发行和统一调度,充分发挥市和区市电影公司的职能作用。
(二)强化放映技术设备保障。为保证放映质量,逐步推广数字电影放映,由市财政统一购置数字电影放映机,建立健全覆盖广大农村的数字化放映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电影放映水平。各区市要不断提高放映人员技术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电影放映服务。
(三)强化日常管理与监督。农村电影放映点多面广,为加强管理,各区市要通过与放映队伍签订责任书的方式,确保放映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放映公示制度,定期将放映计划、放映队伍、放映点及放映时间、放映影片名称及场次等向当地农民公布,方便群众观看,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放映信息反馈制度。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收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