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项目组织管理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组织管理。
2.6.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2.6.1.1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应编制管理机构框图,包括决策机构、实施职能机构(如综合、工程、财务等)及职责分工。组建新的项目法人组织实施的应阐述理由,并说明组建机构的性质、运行方式等情况。
2.6.1.2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或措施。包括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资金管理、竣工结算和决算、竣工验收、固定资产移交等实施计划及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2.6.1.3工程招投标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招标、仪器设备采购招标等。要求确定招投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形式。
2.6.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2.6.2.1运行管理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运行管理,应包括机构框图、人员编制及职能分工、人员培训,以及保证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制度或措施等。
2.6.2.2 运行管理机制方案设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如何管理或经营,若运行中涉及多方(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共同管理的,必须提出未来项目运行管理的方式或运行机制,应签订各方意向协议。
2.6.2.3 分析说明运行经费的解决方案。
2.6.3 项目实施进度
根据确定的建设工期和勘察设计、仪器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生产准备、设备调试、试运转、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阶段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编制分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表。
2.6.3.1确定实施年限,起止日期,编制实施进度表或图。
2.6.3.2按进度框图说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
2.6.4 项目监管措施
2.6.4.1 项目责任人及相关责任制。
2.6.4.2 项目资金监管措施;包括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严格按国家规定用于国家批准的建设内容,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确保专款专用。
2.7 第七章 效益分析
2.7.1 环境效益:包括污染物减排、节水、节能和降耗等效果。
2.7.2 经济效益
项目年新增运行收入、运行成本及盈余额,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运行费用及来源进行分析。
2.7.3 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