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规划》、《西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西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操作规程》(试行)等的通知

  8.8奖助学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种类

奖助范围

奖助人数

奖助额度(元/生)

 

 

 

 

 


9 社会评价

  9.1 招生情况

本学年计划招生数(人)

实际录取数(人)

实际报到人数(人)

新生报到率(%)

 

 

 

 

上一学年计划招生数(人)

实际录取数(人)

实际报到人数(人)

新生报到率(%)

 

 

 

 


  9.2 就业率

本学年全校毕业生总数(人)

9月1日就业率(%)

上一学年度毕业生总数(人)

12月31日就业率(%)

 

 

 

 


  9.3 社会(准)捐赠情况15

捐赠单位

捐赠项目

捐赠时间(年月)

捐赠价值(万元)

捐赠性质59

 

 

 

 

 



  注释:
  1.院校名称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
  2.建校时间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3.建校基础指高等职业院校的筹建基础,具体包括哪几所学校。
  4.举办方(单一选项):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行业/企业/其他
  5.院校性质(单一选项):公办/民办
  6.院校类别(单一选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综合
  7.立项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未立项
  8.每位院校领导单独填制本表所有数据。
  9.性别(单一选项):男/女
  10.每兼一门课即填一行。
  11.一体化教室是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
  12.每个校内实践基地(含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分别填制一张表格。
  13.主要面向专业填制不超过5个。
  14.支持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
  15.社会(准)捐赠设备值泛指社会各方的捐赠,包括为学校所用,不为学校所有的可称为“准捐赠”的仪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折算为资金统计。
  16.大型设备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
  17.所列主要项目一般不超过5项。
  18.专职管理人员,当其承担多个实验实训室管理时,以某个实验实训室为专职,其它都为兼职,并在填写时表明“(兼)”。
  19.每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分别填制一张表格。其它校外教育资源,可以用“补充说明”形式表达。
  20.是否有住宿条件(单一选项):是/否
  21.基地是否发放学生实习补贴(单一选项):是/否
  22.级别(单一选项):省/市
  23.部门(单一选项):中央部委/省市部门/行业/企业/其他
  24.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
  25.校内专任教师可包括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的全职教师。
  26.学历(单一选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专科/专科以下
  27.学位(单一选项):博士/硕士/学士
  28.专业特长指教师在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优势和专长。
  29.专业技术职务指教师获得的人事部门认定的职称,包括教师系列职称、工程系列职称、研究员系列职称等。
  30.职业资格等级指教师获得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他部委、行业、企业等颁发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各类技能证书也在本栏填写。
  31.本学年所授课程全部列出。
  32.是否为专业带头人(单一选项):是/否
  33.是否为骨干教师(单一选项):是/否
  34.是否为双师素质(单一选项):是/否。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⑴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⑵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⑶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35.挂职锻炼是指受学校或上级部门委派,以提高某一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脱产一段时间,到其他单位临时担任某一职务的情况。
  36.派出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地市/校
  37.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省/校
  38.是否主持(单一选项):是/否
  39.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40.每门课程均单独填制全部数据。
  41.校外兼课教师指聘请来校兼课的教师。
  42.每个专业均单独填制全部数据。
  43.当年未招生专业应一并填写,同时说明暂停招生的理由。
  44.是否当年招生(单一选项):是/否
  45.重点专业(单一选项):国家/省/校/无(其中国家级是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是指“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省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以及各省组织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
  46.授课任务(单一选项):主讲/辅教
  47.课程类型(单一选项):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
  48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选修课
  49.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单一选项):是/否
  50.精品课程(单一选项):国家/省/校/无
  51.教材性质(单一选项):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自编教材/讲义/其他
  52.是否高职高专教材(单一选项):是/否
  53.鉴定地点(单一选项):校内/校外
  54.企业是否给学生顶岗实习补贴(单一选项):是/否
  55.每个合作企业均要单独填制数据。
  56.是否在编(单一选项):是/否
  57.来源(单一选项):本校在职/本校退休/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社会招聘/其他学校/其他
  58.参与度是指参与评教的各类人员所占的人数比例。
  59.捐赠性质(单一选项):捐赠/准捐赠

  附2:西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西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教高〔2008〕5号文)和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制订,指标体系中建议重点考察内容主要参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

主要评估

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明

重点考察内容

数据库相应编号

1.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符合西藏自治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凸显学校特色,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实施有效。

2.注重专业建设与改革,专业结构合理。有学校建设的重点专业及以重点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在西藏自治区有一定影响,就业竞争力强。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及专业结构

7

1.2办学目标与定位

1.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办学目标明确,类型、层次、服务面向等定位符合学校实际,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规模适宜、稳定。

2.产学结合的理念、机制和途径在办学中得到体现。

3.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突出职业能力训练与考核(含职业资格鉴定), 在办学行为和各项教学活动中体现就业导向。

4.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3+2”招生、专升本学生、成人高职学历教育学生比例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要求;未举办委托全日制或各类成人本科(含专升本)教育,未组织在校高职生参加各类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

 

在校生结构

1.3

 

主要评估

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明

重点考察内容

数据库对应编号

 1.

(续)

1.3 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1.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教学经费有保障。

2.学校采取措施,自筹资金支持教学建设。

3.领导经常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及时解决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4.教师培训规划合理,实施情况良好。

5.建立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制度,实践条件逐步改善,学生实践能力逐步提高。

6.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学校无学生因家庭贫困退学情况。

经费收入;经费支出;领导关注教学及学生情况;教师培训进修;校企合作;奖学金

5.1

5.2

2.2

6.1

7.5

8.8

1.4 校园稳定

1.学校重视维护稳定工作,校园稳定措施完善、有效。

2.学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措施得力,收效明显,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精神文明程度及行为规范良好。

3.学校大量涌现维护社会公德、助人为乐以及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先进事例。

4.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无校园不稳定事件、违规办学事件发生

 

1.5学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

1.学校重视党建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学生党员比例逐步提高。

2.坚持对师生开展以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四观”“两论”教育。师生政治立场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反对分裂。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按要求配备专兼职政治辅导员。

学生党员比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主要评估

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明

重点考察内容

数据库对应编号

 2.

 

 

 

 

2.1 专任教师

1.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适应教学需要及专业发展的需要,发展趋势良好。

2.基础课专任教师注重学历、职称提高。

3.专业课专任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具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逐年增加。

4.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逐年增加。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6.1

2.2 兼职教师

1.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与学校专业设置相适应。

2.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逐渐提高。

3.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6.2

主要评估

指标

关键评估要素

说明

重点考察内容

数据库对应编号

 3.

 

 

 

 

3.1 课程内容

1.根据毕业生未来职业岗位(群)和职业活动范围的实际要求确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

2.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创业教育相结合。

3.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成效明显。

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工作有初步成效且开发课程逐年增多。

 

课程教学目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7.2

7.5

3.2 教学方法手段

1.课程教学设计科学,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

2.注重改革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

3.积极采用多样化考试方法,注重平时考核,答疑、批改作业认真。

 

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考试考核方法;授课地点

7.2

3.3 主讲教师

1.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

2.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

3.学校重视主讲教师队伍建设,有规划、措施。

4.主讲教师结构合理。

授课教师情况

6.1

6.2

3.4 教学资料

1.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选用优秀新版教材,使用效果良好。

2.有重点支持特色教材、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的规划和措施。

3.校园网信息通畅。

选用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馆藏图书资料;校园网

7.2

7.5

3.2

3.4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