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惠市委发〔2007〕43号)


各县(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惠各副局以上单位:
  现将《惠州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惠州市委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07年11月26日

惠州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粤发〔2007〕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面推进农田标准化、种养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促进现代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任务是:力争到2011年,全市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现代农业建设跃上新台阶。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具体要力争实现如下八大目标:建设100个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立200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八大特色农产品;甜玉米年复种面积达到80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到60%;省、市级名优农产品达到50个;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增加到100家。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
  1、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和通讯网络建设及电网改造,力争到2009年,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硬底化公路,有条件的地方要延伸到自然村和农业生产基地。村级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重大森林灾害应急反应和扑救能力。加强渔港码头、防波堤、护岸、避风塘、航标、航道、消防设施建设,改善渔船停泊、避风条件,提高渔港安全保障功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优先解决饮用含氟、含砷、苦咸水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全市江河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市区防洪工程要达到100年一遇,县(区)城镇要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全面落实省人大小型水库议案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2011年,全市要完成26万亩农田整治和68座小陂头建设;基本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以上。
  3、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设立国家、省级、市级和县(区)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全面提升全市基本农田保护水平。市、县(区)财政要切实保障国家和省级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市级农田标准化建设项目,各县(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县级农田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按照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要求,把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建成“渠成网、路相通、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标准农田。加强低产鱼塘整治改造。2008-2011年,市财政每年安排鱼塘改低资金400万元,共1600万元;每年改造低产鱼塘1万亩,共4万亩。力争到2011年,全市中低产田和鱼塘全面改造一遍,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5%以上,高标准鱼塘达30%以上。
  4、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切实抓好农村沼气示范村建设,引导农村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扶持力度,力争到2011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70%以上。加大实施“沃土工程”力度,发展专用和兼用绿肥推广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有机肥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森林资源保护,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源涵养林、生物防火林、沿海防护林及农田防风林带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创建20个省级和50个市级生态示范村的目标任务。
  5、加强水生生态资源保护。认真组织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品种名录、重要渔业资源品种最小可捕标准,在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主要栖息繁衍场所,以及繁殖期和幼鱼期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1、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引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优质高抗超高产育种、安全高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水产养殖疫病诊断技术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提升农业企业科技研发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股农业企业,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力争每年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关键农业设施和农机装备上有新的突破,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到2011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49%提高到55%以上,农业科技入户率达90%(渔业95%)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