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断完善,金融业整体的资产质量、赢利能力、服务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四)生态环境目标。
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初步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信用评级体系,形成有效的金融信用管理制度,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控制在5%以下,法人单位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完成21家城信社和信托投资公司整体退市工作。
建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和政府工作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的金融综合监管体制。
严密防范和及时处置重大金融违法、违规案件,杜绝金融“三乱”,形成运行有序、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
进一步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金融风险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及时、高效处置。
第三部分 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一、重点工作
(一)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效能,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我市金融业要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石化数码产业、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工作方针,主动加强信贷支持,保持与GDP增长相适应的信贷增长速度,实现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融合。
积极引导金融重点支持大亚湾石化项目及其配套产业、优秀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项目,做大做强我市石化和数码两大支柱产业。
积极引导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县、区重点企业和特色行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强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心镇、专业镇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大力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加强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力度。在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中大力推进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改善我市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推进商业银行改革,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
商业银行是我市金融业的最大主体,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市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进商业银行改革,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快速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银行股改的工作部署,积极支持我市农业银行理顺财产权益等股改工作,促进其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和上市。
大力支持我市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深化人事体制和组织架构改革,提高扁平化经营和内部控制水平。通过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增强发展活力,提高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资本充足、质量和效益良好、服务优良、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的现代商业银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