⒌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规范和维护社区生活秩序,积极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巡防队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及时、正确处理社区内部矛盾。要维护好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区的治安整治,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要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做到法律书籍、法律辅导、法制节目、法律知识、法律警钟进社区,普及到居民楼院和家庭。
⒍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进步。抓好社区文化阵地建设,3年内85%的社区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图书阅览室、一个室外活动健身场所、一支社区文艺队伍。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图书室、活动室、社区广场、市民学校等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群体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卫生之家”等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以道德、治安(警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计生、劳动就业“八进社区”为基础的活动,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苑、网吧等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抓好社区文化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办好市民学校,大力开展各类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调动社区资源,切实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落实《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不断增强居民体质。
⒎发展社区卫生,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广泛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工作。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实施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建立职责明确的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⒏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围绕“迎庆创城”的目标,落实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认真做好垃圾收集、清运,噪声污染治理,整治违章建筑、乱贴乱发小广告行为,整治乱堆、乱放、乱扔杂物、乱停放车辆现象,保持路、街、巷、场管理有序,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居民义务植树、种草、护绿,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提倡使用环保型商品和清洁能源,倡导节水、节电、节地、节材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大物业管理力度,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要达到100%,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旧小区要加大整治力度,经过综合整治后推行物业管理。加强多产权小区和零散居民楼院特别是“城中村”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持社区环境整洁有序,解决脏、乱、差问题,真正实现社区“新、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