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及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涉及民生与经济结构优化领域的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不断提高社会发展领域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市县政府对在本区域实施的国家和省级项目要保证配套经费。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比例,推动企业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加强金融扶持力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使资本市场成为自主创新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三)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以创新项目带动创新人才培育的机制,把人才培养纳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考评内容。结合我省“百千万创新人才计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的实施,以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为载体,促进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持国内外高素质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的培养与引进。鼓励创新团队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创新工程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加强科技重大专项的主动设计和联合攻关。财政科技经费使用,向关系民生的社会公益类科技创新项目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加强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项目的支持。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课题制、合同制和招投标制,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强化中期评估和验收考评。建立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的合理评价机制,突出成果的创新性、应用性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立以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项目带动和引导创新载体建设的机制,促进相关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引进创新载体、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服务与中介机构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积极引导新药创制、海洋科技等成效显著的省级创新平台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在节能与减排、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重点技术领域扶持培育一批重点科研院所,支持省医科院等单位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推动动漫创意、生物医药等成为国家重要产业基地。
(六)建立与社会发展领域技术特点相适应的创新成果保护与扩散机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行动的支持力度,保护自主创新积极性。加强市县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建设,推进专利委托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创新成果扩散机制,对环保、医疗、抗灾减灾等以社会性公共效益为主的创新成果,运用科技推广机制加强示范与推广应用,重视示范工程与应用基地建设,对环保设备、医药产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具有竞争性经济效益类的创新成果,运用技术市场机制加大扩散应用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