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存在主要问题及整改要求
我省采供血机构建设与管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照卫生部“一个办法,两个规范”和《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评审标准(第四周期)》,部分采供血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质量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各单位都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有的还缺乏适宜性与可操作性,造成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达不到质量管理的实效;有的质量内审工作较粗,内审报告简单笼统,缺少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对纠正措施有效性、符合性的验证;有的未进行管理效果评价,难以真实了解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状态。二是血站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血站卫技人员比例与国家标准要求还有差距;个别血站实验室和质控室负责人资质不符合规范要求、体检医师配备不足。三是质控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有的血站质控部门人员配备不足,难以较好地承担全站的质控任务;有的质检操作不规范,实验数据可追溯性差;血液成分制备方法、试剂及设备确认方法还未做到从“人、机、料、法、环”各环节的全面确认,对关键物料的考核没有具体的数据做支撑等。四是中心血站对所辖分支机构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中心血站对分支机构体系覆盖不到位,各项培训、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分支机构在“一个办法,二个规范”的执行上与中心血站有较大的差距,个别地区的分站至今尚未实行计算机管理采供血业务。五是血站站内感染管理及医疗废物处置有待进一步规范。
加强血液管理、保证血液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采供血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对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要切实加以改进。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一个办法,二个规范”,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制定措施,持续改进。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更趋于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为血液安全提供保障;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使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到位,进一步规范采供血行为,消除薄弱环节。各地要以“机构运行机制一体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技术操作标准化、质控与检测中心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快采供血机构调整步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安全,努力使我省采供血机构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