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全省采供血机构第四周期评审情况的通报


  各采供血机构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种制度、标准、规范约束下惯性运行,整个采供血过程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各血站在采供血工作中都注重把好以下几关:一是严把筛选关。认真执行《供血者健康标准》,把好体检关,从源头上保证血液安全;二是严把检测关。坚持七项初检、六项复检,初复检同一项目采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检验人员。重点抓好室内质控,及时查找出失控原因,合格率为100%。三是严把质控关。做好血液质量抽查工作,质控按部颁标准定期抽检血液样品,遇有可疑标本选择不同试制,反复检测反复对照,确保合格率为100%。四是严把感控关。按照《江苏省血站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血液污染,逐批逐件对消毒样品进行检测,合格率100%。五是严把供血关。认真执行供血制度,把好血液出站的最后一关。

  (四)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003年我厅下发《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中心实验室标准(暂行)》后,各采供血机构按照标准,加快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步伐。2006年,各血站对照《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逐条梳理,查找不足,制定措施,整改落实。各单位修订了体系文件、完善了规章制度,添置了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防护设施,调整分区布局,设立了独立的标本处理室(区),使实验室的管理更趋于规范化。为了加强采供血机构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集中检测,各单位均配备了1~2套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系统,大部分血站配备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型检测仪。实现了血液检验自动化,减少了人为误差,保证血液检测质量,降低了输血风险。

  血站在全面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质量管理覆盖检测前、中、后各个过程。南京血液中心检验科针对检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重点,检测前管理的重点在保证标本的质量,检测中在于对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规则的确认和严格执行室内质量控制,检测后的重点是检测结果分析判定、审核签发和标本的保存管理。从标本留样管的选择、样本采集、留取、包装、运送、接收、信息核查、保存等都实行严格质量控制。每个献血者血样本从采集开始要进行5次信息扫码确认,有效保证检测、检测样本与血袋之间的条码唯一性,留样样本与血袋之间条码的唯一性。淮安市中心血站组织资深技术人员对分站人员进行现场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并添置必要的运输工具、温控设施和监控装置,确保标本的质量。无锡市中心血站实验室每年开展2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并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血站系统检测室间质评工作中,已连续6年荣获室间质评优秀奖。镇江市中心血站实验室ISO17025:2005实验室质量体系,于2006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成为国内血站系统首家通过认可评审的实验室。今年淮安市中心血站实验室继镇江之后,建立了ISO17025:2005实验室质量体系,并于10月份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苏州市中心血站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在2005年度被指定为全国两家HLA高分辨分型实验室之一。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