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培训自查。为认真做好第四周期评审验收工作,6月下旬,我厅在盐城举办了《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评审标准》暨全省血站质量管理培训班,对《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评审标准(第四评审周期)》、《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省级培训结束后,各地、各单位开展了全员培训,并对照新标准逐条进行了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三)严格评审程序。为使评审工作客观、公平、公正,我厅在总结以往评审验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评审程序。一是举办评审人员培训班,帮助参评人员全面理解把握标准指标的内涵,统一口径和尺度;二是组织评审组组长和骨干选择采供血机构进行试点评审,进一步完善、统一评价方法和操作程序;三是在人员分组上尽可能保证延续与联贯,保证评审结果的可比性。
(四)全面实施评审。9月8日-26日,我厅从全省采供血机构抽调30余名管理人员及业务技术骨干,对全省采供血机构进行了全面评审验收,由于周密组织、精心安排,验收评审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主要成绩
评审验收结果表明,本周期中(2004-2007年),特别是卫生部《
血站管理办法》、《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
“一个办法、二个规范”) 颁布实施以来,全省采供血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在质量体系建设、规范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形成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质量体系健全、运行管理科学、行业服务规范的基本现代化采供血服务体系。
(一)加大投入,采供血机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采供血机构建设,将采供血机构建设列入公共卫生系统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给予财政支持,保证了全省采供血机构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继省及连云港、盐城、宿迁、淮安、苏州、无锡、扬州、盐城血站新建、扩建业务用房之后,南京、常州等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先后完成了业务用房的新建项目。常州市中心血站新建现代化的采供血综合业务大楼,设计合理,做到“工作人流与献血人流、人流与物流、洁净物与污染物三流分开”,集消控等13个智能系统系统于一体,并在所有的工作场所安装了先进的空气消毒器。徐州中心血站为使布局和业务流程更为合理,着手进行了流程改造。本周期全省14所采供血机构业务用房(不含分站)达61000多平方米,一些单位还预留了发展空间。目前,全省采供血机构业务用房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宽敞整洁、环境优美,献血环境温馨舒适。各采供血机构仪器设备配备齐全、性能先进,能够较好地满足采供血业务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4所采供血机构(不含分站)万元以上设备为1125件,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33套、全自动生化仪11台、全自动血型仪6台,绝大部分血站购置了生物安全柜、有半数血站配备了血液低温操作台与温控送血箱。固定资产(设备)达到51643万元,较上一周期增加19177元,增幅达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