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卫生应急工作要点》的通知


  二、继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

  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重点传染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监测,包括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药房用药监测、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禽流感、鼠疫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疫情监测、卫生事件监测、医院哨点监测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结合实际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标,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为基础,以数据库为依据,采取综合评估手段,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逐步实现实时预警,建立预警信息交换、通报与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依法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加强对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建设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卫生应急队伍,提高极端条件下快速反应能力

  省级已组建了8大类、21支、205人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同时我省还组建了2支22人的国家级灾害卫生应急队伍。各地各单位也要进一步组建完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演练和装备,建成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专业化、规范化卫生应急队伍。为提高在重大灾害中和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中断时,当地卫生部门功能丧失等极端条件下快速反应、抢救生命的能力,通过争取专款配备统一的服装、标识,装备野战条件下的省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专业救援系统、应急人员生活和后勤保障系统,以提高极端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和医疗卫生救援能力。

  四、积极推进战略性医疗救援基地(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

  根据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卫生部拟在全国建设区域性的综合性及核生化专科医疗救援中心(基地),我们要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的同时,在全面考核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我省的三大(核辐射、生物危害、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和13个市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在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其它重特大伤亡(核生化恐怖)事件中,承担大规模伤员的现场救治、转运和后方收治工作,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平时则承担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和物资储备等任务。省里将积极争取专项建设经费投入,用于基地(中心)的备用床位建设、应急医疗救治设备、医疗救援人员装备、野战医院建设、空中运输停机坪、交通和通讯等后勤保障设备等建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