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今天,金融更是饰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而言,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融资渠道狭窄是其面临的现实困难,银行贷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贷款甚至成为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资金周转的保障。各金融机构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切实增强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完善信贷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辖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信贷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一)调整信贷支持重心。农业发展银行要借助商业性贷款业务,积极拓展非公有制经济信贷市场,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营销重点。各市级国有商业银行要借助自身的网点优势和资金优势,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咨询、信贷、结算、汇兑等多种服务,扩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农村信用社要在支持“三农”的同时,相对集中一块资金,重点扶持从事农业产业化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个体、私营企业;处于城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定位于重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投放。
(二)积极争取上级行授信额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汇报、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果,争取对我市在信贷规模、授信审批等方面倾斜。
(三)改进内部信用评级制度。各金融机构内部信用评级应把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与严格贷款监督结合起来,把非公有制企业的偿债能力与业主的资信水平结合起来,适当改善企业资信评级标准和条件,建立具有非公有制经济特色的资信评级标准。特别是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非公有制企业,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资产结构不合理等信用等级过低的状况,在评定信用等级时,应划分时段,着眼未来,区别对待。
(四)发挥外部信用评级作用。人民银行要积极引入具有一定经验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应拥有相当的金融、会计、证券、投资、评估等知识的专业评估人员;地方非公有制管理部门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推动信用评级工作和评级结果的应用;各金融机构要从防范信贷风险和降低信贷成本的角度入手,把外部信用评级和自身的内部信用评级结合起来,提升信贷服务的能力。在信用评级工作开展的同时,人民银行还要充分发挥征信管理职能,加强对评级机构及业务的监督管理,并及时将信用评级结果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供办理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查询、使用。
三、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创新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