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的意见

  (六)加强区内主干网架和重要输电通道建设,提高相互支援能力。位于覆冰灾害较重区域的输电线路,要具备在覆冰期大负荷送电的能力。位于洪水灾害易发区域的输电线路,要对杆塔基础采取防护加固措施。必须穿越地震带、塌陷、滑坡等地质环境不安全区域的输电线路,要对杆塔及其基础采取抗灾防护措施。
  (七)加强电力规划管理,促进输电网和配电网协调发展。供电局应根据陕西省电力规划,编制当地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并及时修订。
  (八)各区县在制定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根据电力专项规划为电网建设预留合适的输电线路通道和变电站站址,统一规划城市管线走廊,城市街道树木、建筑物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并协调解决电网建设中的问题。
  二、执行新的电网建设标准和规范,推广抗灾新技术应用
  (九)严格执行新的电网建设标准和规范。供电局要对现有电网设施抗灾能力进行复核,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及时整改。对骨干电源送出线路、骨干网架及变电站、重要用户配电线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新设防标准建设。对跨越主干铁路、高等级公路、河流、其它输电线路等重要设施的局部线路,以及位于灾害频发易发区、气候条件恶劣地区和设备维护困难地区的局部线路,要适当提高设防标准。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鼓励城市配电网主干线路采用入地电缆。
  (十)市气象、地震、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要调整和增设监测点,将与电网安全相关的数据纳入日常监测范围,加强监测预报,提高灾害预测和预警能力。供电局要会同气象部门在自然灾害频发易发区的输电走廊设立观测点,统一观测标准,积累并共享相关数据。
  (十一)供电局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国家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有关部门要加强电力施工质量监管,确保材料、设备、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十二)积极开展电力抗灾、救灾研究,加快电力抗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供电局要加强新型防冰雪、防污闪涂料和新型导地线、绝缘材料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进一步优化杆塔、金具等电网设施设计,合理匹配元器件强度,提高我市电网设施防强风、防冰冻、抗灾减震等抗灾能力。
  (十三)积极推广输电设施在线监测、实时预警、故障测距和应急保护等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破冰、融冰等除冰技术和专用工具,推广应用杆塔高效抢修技术和工具,提高电网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抢修能力。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