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研究和探索开展农村三级卫生机构业务合作的政策措施,建立起分工明确、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合作共赢、运行高效,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纵向合作机制,增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活力,提升整体功能。
一是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参与合作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纵向合作责任书,明确合作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在纵向合作中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上级合作单位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工作给予指导,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二是建立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县域内优势卫生资源共享共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三是建立分级合理的业务合作机制。按照三级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合理确定合作各方的服务范围,制定双向转诊制度,明确转诊程序、标准和技术规范,及时上转和下转病人。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节病人流向的作用,引导病人合理选择就诊医疗机构。四是建立对口支援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机制。建立县对乡、乡对村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制度,推动单位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支持。通过巡诊、会诊、培训班、互派业务人员、进修等各种方式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五是建立合理的补偿和分配机制。发挥政府积极引导作用,鼓励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给予扶持和帮助,合理分配在业务合作中发生的共同收益。
四、着力构建农村三级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各地今年内要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要尽快组建县级卫生信息中心,加快网络硬件设施配备,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要配备计算机并接入网络,并做好医院HIS管理、传染病直报系统、新农合管理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等子系统的整合和互通,实现全县(市、区)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五、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