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强化餐饮消费环节监管。一是加强餐饮业日常监管。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卫生许可制度,依法取缔无证餐饮企业。大力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行餐饮业卫生监督情况公示制度,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餐饮业原料监管。要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行为,督促餐饮单位落实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立台账,把好原料进货关。三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科学发布预警信息,避免或减少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对消费者的危害。
5、强化进出口食品监管。要严把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关,督促生产出口食品企业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全部建立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有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出口企业原料种植养殖基地的备案工作,推进出口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和出口食品、农产品区域化管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我市出口食品和农产品安全。
6、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认真组织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消除监管盲区,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按照规定统一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要认真组织开展对食品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和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强化整治和监管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1、扎实开展乳制品市场检查整顿工作。各县区政府及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责任,深入扎实地做好乳制品市场检查整顿工作。农业部门要全面整顿和规范奶站,实施标准化管理,加强对奶牛、奶羊养殖和奶源收购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掺杂使假行为,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安全关。质检部门要严格乳品生产管理,对原料进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尤其是对奶源质量和添加剂使用情况要进行重点监管,强化检测检验,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产整顿。工商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继续做好问题乳制品下架退市工作,开展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卫生部门要继续做好婴幼儿免费筛查诊疗工作,确保致病患儿得到及时治疗。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并按规定迅速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