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株洲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20年,全市新增粮食产能3亿公斤。切实加强和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突出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推进大企业加工,通过财政贴息等手段,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2家过100亿元,15家过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唐人神10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推进大规模经营,培育20个5万亩的粮食高产示范片、20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重点发展10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000户规模养殖户)、20个禽养殖过100万羽的经营大户和饲养小区、20个面积过万亩的营林大户,形成规模经营主导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推进农业优势区域建设,突出抓好106国道沿线优势农业带和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圈建设,重点建设大京-婆仙岭-仙庾-云龙休闲产业带和一批精品休闲观光点。

  (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逐步推行种养基地市场实行“三品”认证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建立农产品外销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以蔬菜、生猪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继续实施“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紧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流通中介组织,健全农村新型流通网络。全面推进城市区“农改超”建设,全面整治农村马路市场,强化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卖出难问题。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力争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市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指导,积极发挥职教部门优势,进一步整合培训管理资源,健全农民工培训网络体系。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计划”、“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等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援助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充分利用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和新增公益性岗位,要适当安排返乡农民工。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研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投资创业。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拓宽农民教育培训渠道,走多途径培训投入的路子。

  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