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见
(凉府函〔2009〕4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川府发〔2008〕15号)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粮食供求平衡,结合我州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前,国际粮食供求矛盾加剧,国内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凉山州作为粮食生产大州,近年来,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粮食总产199.08万吨,人均有粮食443.9公斤,基本实现供求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州粮食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转变粮食发展方式。我州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市场等约束加剧,在工业化联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保障粮食自给是我州的必然选择。在消费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对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增3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高产创建、重点区域布局、建设重点基地、主抓重点作物、突出重要季节为抓手,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种粮大户、实行规模经营为着力点,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转变粮食发展方式,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突出主产区粮食生产,稳定全州粮食产需平衡大局,兼顾非主产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坚持可持续发展,夯实粮食基础。保护、开发、挖潜并重,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