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邮电业务总量增长速度。
邮电业务总量指以货币表现的邮政电信部门为用户传递信息和提供其他邮电通信服务的总量。它用各种邮政电信分类业务量(如函件件数、电报份数、长话张数、市内电话和农村电话的年均户数、订销报刊累计份数等)分别乘以相应的平均单价(不变价),加总后再加上出租电路和设备的收入、代用户维护电话交换机和线路等设备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求得。邮电业务总量综合反映了一定时期邮政电信工作总成果,是研究邮政电信业务总量构成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其增长速度即报告期邮电业务总量比基期邮电业务总量的增长百分比。
16.旅游业总收入增长速度。
旅游业总收入分为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前者是指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中国大陆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旅游支出,后者指我国大陆居民和在我国常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湾同胞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发生的旅游支出。国际旅游收入折算成人民币与同期国内旅游收入的合计就是旅游业总收入,其增长速度即报告期比基期的名义增长百分比。
17.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速度。
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指报告期已竣工的房屋面积中已正式交付给购房者或已签订(正式)销售合同的商品房屋面积。不包括已签订预售合同正在建设的商品房面积,但包括报告期或报告期以前签订了预售合同,在报告期又竣工的商品房屋面积。其增长速度即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百分比。
四、载体建设
18.重点城区建设。依据重点城区考核办法进行。
19.重点园区建设。依据重点园区考核办法进行。
20.重点项目建设。依据重点项目评价办法进行。
五、组织与领导
21.领导重视。主要评价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落实,由专家进行评定。
22.措施有力。主要评价政策是否完善、工作措施是否到位,由专家进行评定。
23.编制规划。主要评价是否编制下发了本辖区内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现代物流、商业网点等专项规划。
24.设立专项资金。主要评价是否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列支了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25.效果显著。主要评价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对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贡献以及服务业排序位次增长,由专家进行评定。
六、加减分量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