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育培训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具有六盘水特点、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近期重点建设贵州理工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增加优质教育和高层次教育的供给,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实施“制造业、能源开采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企校联合和产教结合,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人口的技能教育培训,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功能,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管理和监督。鼓励开放式办学。
7.医疗卫生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卫生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体,强化政府责任,改革公立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是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地方病和职业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相互合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国家要求,适应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使群众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比较优良、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增强卫生事业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努力缩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69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政策
(一)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
进一步加强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研究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规划制定、政策研究和行政服务效率的督查催办等工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相关行业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能,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领导。建立重大服务业项目领导联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