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发展。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必须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最根本最重要的位置,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必须牢固树立“抓恢复重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为民生恢复重建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对外开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必须始终坚持质量、速度“两手抓”,在科学安全的基础上加快重建,既要防止一味求快、盲目求快,又要反对瞻前顾后、停滞不前。
三是坚持干部主动、群众主体。必须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工作,防止因工作滞后影响恢复重建。必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增强受灾群众恢复重建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在动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
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必须整合政策资源,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为市场力量进入创造基本条件。必须依靠“谁投资、谁受益”等市场手段引进市场主体,调动更多市场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解决恢复重建的资金难题。
五是坚持自力更生、援建支持。必须牢固树立“越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越能争取更大支持”的理念,坚持本地为主、依靠而不依赖,主动与援建省市加强沟通协调,做好衔接服务工作,反对攀比埋怨,整合援建资源加快重建步伐。
六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必须统筹兼顾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既立足当前、苦干实干,抓紧恢复一批基本生产生活设施,解决群众的当务之急;又兼顾长远、搞好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不失时机地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重点
(一)扎实推进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按照“就地、就近、分散”的原则,以“小集中”为主要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全市农房建设,确保今年春节前除北川县城外全市受灾群众基本都住进永久性住房过冬,2009年全面完成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任务。抓好科学选址和规划设计。坚持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突出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旅游景点、公路沿线、集中建房点形成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加强农房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和安全全程监管。强化要素保障。继续采取建材特供、财政资金担保贷款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解决建材供应、资金保障难题。整合各方资源。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援建支持的“三合一”工作机制,大力推广委托代建、互助自建、帮扶援建、包工建房、联户共建、分期建房“六种重建模式”,加快突破农房重建难点,在科学安全的基础上快速推进农房建设。加快集镇建设。坚持“科学选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特色突出、功能完善、适度超前、提升品质”的要求,2009年全面完成受灾集镇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