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在2009年1月前完成应急避难场所的确定,2010年前建设基本履盖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小区)、组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四)基本原则。
  1.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要与城市现状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近期设置避难场所应以安全安置市民为主,远期将城市总体规划加入安全城市理念,预先考虑提供给市民安全的、设施完备的生活和避难避险空间。
  2.因地制宜原则。灾害发生后,结合人群紧急疏散的需求,将公园、绿地等场地赋予避险的功能,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增加少量设施,改善应急避难功能。
  3.平灾结合原则。指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等建成具备有两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
  4.均衡布局原则。即就近原则。体现应急、分散、集中、有序,使市民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能够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所。
  5.安全原则。应急避难场所应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容易搭建帐篷的地方进行建设。
  6.快速畅通的原则。依据场地的分布和道路现状,划定应急避难用地和应急疏散通道。
  二、百色市区首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疏散路线(试点)
  为了推动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首先在人员稠密区和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建避难场所,先确定市森林广场、市体育馆前空旷地带为首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一) 火车站片区:火车站广场、进站大道空旷地带;应急疏散路线:城东大道、进站大道。
  (二)拉域片区:百色起义纪念馆广场;应急疏散路线:城东大道。
  (三)前龙巷片区:百色起义纪念碑广场、铜鼓楼广场;应急疏散路线:城东大道。
  (四)老城区中心片区:市森林广场、市体育馆广场;应急疏散路线:向阳路、中山一路、中山二路、新兴路、桂林街。
  (五)城乡路片区:百色高中运动场、右江民族医学院运动场、百色农校运动场;应急疏散路线:城乡路、江滨二路。
  (六)东合片区:百色学院运动场、百色卫校运动场;应急疏散路线:城乡路、江滨二路、城西路。
  (七)百林片区:祈福高中运动场;应急疏散路线:城西路、东增路。
  (八)江滨片区:江滨二路;应急疏散路线:江滨一路、江滨二路。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