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我州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

  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支持和谐新农村建设(人行凉山中支、州银监局)
  一是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我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远规划,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实现企业金融机构双赢局面。
  二是大力培育诚信环境。鼓励和支持辖内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诚信守法,通过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对违约失信行为给予必要的制裁:通过加快信用村镇制度建设,奖励守信行为,培育企业和个人良好的信用意识。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加快对乡村两级债务的清理,打造一个诚信政府。积极推动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发展,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准确记录各类客户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违约情况等重要数据,改善农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求实防范信用风险。此为,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金融服务、信用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培育理性金融消费者群体,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素质。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环境。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品牌管理,改进形象设计,重塑企业形象,提升公众认知度,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总结提炼有特色的优质企业文化,将优质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不断凝聚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向心力,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和运行机制,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人行凉山中支)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民诚信意识的重要手段。凉山作为四川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五个试点地区之一,人行凉山中支已确定了西昌、德昌、会理三县农村信用社为试点单位,并拟订了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做好三个结合,坚持一个模式,推行一项做法”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相结合,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相结合,与农村信用社探索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各金融机构配合实施、农民积极参与”的模式;农户信用档案的采集采取“先存量、 后增量”的做法。除了个人基础信息档案的收集之外,农村信用社还要与县、乡政府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三信”创评建设活动。只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才能进一步营造“人无信不立、州无信不兴、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良好舆论氛围,从而提升凉山农村地区的信用等级。
  五、加快电子化网络建设进程,保障结算渠道畅通(人行凉山中支)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