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客运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货运市场的监测,在保障煤、电、油运输的基础上,优先安排肉、禽、菜、果等节日物资运输,保障“绿色通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四、完善应急预案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部分地区可能会有阶段性强降温过程,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有效应对春运期间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吸取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春运应急预案,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春运顺利完成。要加强春运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规模和影响程度,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反应快速、应对准确、处置果断的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要做好春运应急运力储备工作,对应急所需的各类物品,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提前准备,以备急需。
五、提高服务质量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采取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上门售票等多种形式,方便广大旅客购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短信服务等途径,及时提供运力、班线时刻、售票、天气、路况等交通运输出行信息,使春运期间的客流、车流更合理有序。
要加强对春运市场秩序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和“甩”客、“卖”客、“倒”客、“宰”客等各种违法违章行为。要严肃查处乱加价、乱收费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旅客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沟通联系
春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春运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信息共享、措施联动、预案对接的沟通机制,相互协作,形成合力。要及时掌握旅客流量、流向和运力安排情况,对发生旅客大面积滞留、重特大事故等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春运期间,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春运办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将春运信息和重大事件报市春运办(联系电话:88860330、88860366、88860363,传真:88860365);并于每周一向市春运办书面报送上周客货运动态、春运安全生产、交通通行、民工流动、旅游动态、城市交通运行、劳动力市场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