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给予特殊困难群体更多关注,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实际困难,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完善信访接待方式,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妥善化解和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重点研究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土地流转、破产倒闭等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社会风险评估制度。坚持听证制度,增强政务透明度。
九、加大财政调控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三农、民生工程、公益性项目、企业技术改造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高于上年。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带动民间和社会资本的投入。2008年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企业贷款贴息,确保工业经济发展。通过多渠道融资,组建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努力化解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国家及时启动扩大内需的资金,财政部门要会同投资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确保按时拨付到位,专款专用。
(二)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提高贷款审批效率,调整信贷结构,发展消费信贷,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和重点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的信贷方式,创新信贷服务品种,支持工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十、统一思想认识,抓好工作落实
(一)高度重视。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局势和今后的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有畏难情绪,更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二)积极应对。认真领会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精神,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积极谋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08年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新增1000亿资金的支持,积极思考谋划2009年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强化行政责任,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行政成本,优化政务环境,务求最大程度地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