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自贡市工业节能中长期规划的通知

  3.与国内、全省先进水平的差距
  (1)单位产值能耗。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14吨标准煤,高于全省1.06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与成都市0.55、德阳市0.94、南充市0.66和资阳市0.61吨标准煤的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单位产品能耗。2005年我市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虽较“九五”期末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3)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十五”期,我市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约为67%,比“九五”期提高1.4个百分点,但与国家要求的70~80%的平均运行效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工业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在发展思路上存在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把节能仅仅作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供应紧张时重视节能,供应缓和时放松节能,片面认为节能可以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对节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政府在节能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宏观政策的各个方面节能优先的方针还没有充分体现,节能管理有所削弱,节能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自觉行动。
  2.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宏观节能效果不明显。我市是一个以盐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对能源的依赖度十分明显,工业经济的发展受制于能源的供应,随着能源资源的紧张,供求矛盾更加明显。近年来,我市希望通过工业结构调整来逐步摆脱能源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但效果并不理想,迄今为止,工业对能源的消费总量不降反升。
  3.工业节能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不大。近年来,国家和省在引导工业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家建立了节能技改财政奖励资金,省上设立了工业节能专项资金,在支持节能技改项目上逐年加大了力度,但我市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在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上投入甚少,致使我市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工程等“十一五”节能重点项目不能大规模启动,而只能督促企业实施一些投资少的节能小项目,导致我市节能降耗效果不太明显。
  4.工业节能新机制推广应用不够,节能项目和金融平台的对接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企业节能因资金压力过大无法在节能技术改造方面下大功夫、用大手笔;另一方面在发达地区已经广泛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清洁发展机制等节能机制,在我市没有得到大多数企业的认同。
  5.工业节能管理部门和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市经委是全市工业节能主管部门,市节能监察中心在市经委的领导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版)和《自贡市节能监察办法》对工业企业节能工作情况进行执法监察,由于节能监察中心存在专业人员力量薄弱、监测装备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节能监察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6.工业节能基础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突出速度和效益,因此抓规模扩张和速度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工业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而在产业结构合理性、经济发展持续性、能源资源平衡性等方面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致使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基础管理薄弱,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耗评价和考核体系尚不健全,造成底数不够清、指标不够明、信息不够灵。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资源节约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GDP综合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我市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到“十一五”期末,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