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推模式
发展棚膜蔬菜,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模式。
(一)积极发展暖棚与冷棚配套模式。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在起步阶段实行暖棚与冷棚蔬菜配套推进。暖棚除育苗外,主要生产精细蔬菜和反季蔬菜;冷棚借鉴外地经验,主推半卧式棚,以提高棚内温度,主要生产春季提前上市和秋季延后上市蔬菜。
(二)大力发展四季生产日光温室模式。立足节约能浑,降低生产成本,认真总结和推广发展日光温室经验,积极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把传统暖棚改造成为日光温室。今后新上棚膜蔬菜,要进行统一规划,实行鼓励政策,重点推行四季生产的日光温室模式。
(三)重点发展棚膜蔬菜园区建设模式.改变棚膜蔬菜分散发展格局,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棚膜蔬菜园区,充分发挥对农户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省市县都要建立棚膜蔬菜示范园区,全省规划建立棚膜蔬菜示范园区100个。其中,省级示范园区10个、市级示范园区30个、县级示范园区60个。
(四)加快发展棚膜蔬莱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棚膜蔬菜龙头企业,依东龙头企业配套发展种苗繁育、技术示范、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市场开发等项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棚膜蔬菜产业集群经济,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龙头企业加中介组织带基地带农户”等多种棚膜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
四、发展布局
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要对原有棚膜蔬菜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提高设施标准和产品科技含量,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发展布局,加快发展棚膜蔬菜园区。全省棚膜蔬菜总体布局,主要围绕“九区五线一中心”进行建设。
(一)建设城市棚膜益莱集中产区。在9个市(州)城市郊区,建设40万亩暖棚蔬菜,作为城市蔬菜直接供应墓地。
(二)建设公路沿线棚膜蔬菜产业带。在长春-四平-沈阳、长春-通化-白山-朝鲜、长春-松原-白城-乌兰浩特、长春-吉林-延边-浑春-俄罗斯、长春-德惠-榆树-扶余-哈尔滨的5条公路及铁路沿线,建设52万亩暖棚蔬菜,作为城乡居民生活供应和蔬菜出口基地。
(三)建设棚膜蔬莱产悄集散中心.在长春市建设8万亩棚膜蔬菜生产墓地,并配套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承担对内和对外销售棚膜蔬菜的集散任务。同时,要在我省东部、西部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以形成市场网络,促进产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