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区建设。鼓励支持奶牛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永久性青贮池,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和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坚决查处在饲料产品中添加违禁药品和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网络。
3.强化奶牛疫病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口蹄疫等奶牛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力争疫情不发生,确保有疫不扩散。一是认真落实国发[2005]15号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兽医工作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机构理顺、人员到位、责任明确、政令畅通”。二是加强综合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定期检测、及时补免、消毒灭源、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三是完善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健全市县乡村(场)四级动物疫情测报网,完善设施、制定规程、明确职责、规范行为,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健全市县两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机构,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资金、疫苗、物质等储备制度。四是切实加强布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落实奶牛健康证制度,切实搞好免疫、隔离、扑杀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五是建立奶牛疾病信息处理系统,各级畜牧部门负责建立以规模奶牛场、养殖小区和乡镇动物防疫站为主体的奶牛疾病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全市奶牛疾病联网管理。
4.加快建设鲜奶质量安全体系。首先,制定完善唐山市生鲜乳质量标准,规范生产、收购、储运、加工各个环节的行为,确保鲜奶质量;其次,在唐山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唐山市鲜奶质量监测站,完善检测手段;第三,依法对鲜奶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包括生产环节的投入品管理、加工环节的质量监控和乳品市场的监管;第四,落实鲜奶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强化养殖档案管理和标识管理,实施鲜奶质量问题召回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联动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奶业的重要性,把扶持奶业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实事来抓,纳入重要意识日程。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我市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政策信息、技术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服务手段,加快兽医体制改革,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提前谋划,做好预算安排,并确保逐年增加,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保障体系;科技部门要针对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推广先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探索技术认证制度,不断创新推广机制;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食品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市场秩序、投入品与产品质量以及交易价格的监管,尽快建立鲜奶价格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土资源部门要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用地服务;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快推广饲料饲草种植;金融、保险部门要做好信贷支持和奶牛保险试点,其他相关部门也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为奶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实现科学、和谐发展。